日前,由智慧城市研究院承辦的“地圖與空間認知學術會議”在我校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特聘教授高俊,德國科學院院士、原慕尼黑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孟立秋,廣州大學教授、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新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學術交流處處長侯冬梅,鄭州大學副校長趙明皞等出席開幕式。來自國內外2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
會前,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院士會見了高俊、孟立秋、張新長院士等參會專家。
趙明皞致歡迎辭。他介紹了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和雙一流大學建設目標。他指出,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學校基本形成了以遙感、地理信息和大氣科學為主要內容,以地圖與空間認知與高性能地理計算為主要特色,以超算中心為重要支撐、以智慧城市為重要服務載體的鄭州大學地學架構。他希望以舉辦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與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助力學校一流大學建設。
侯冬梅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測繪學會將積極同鄭州大學合作,開展地圖與空間認知研究。
高俊院士做了《地圖與空間認知的邂逅》的學術報告,孟立秋教授做了《地圖理解和空間認知—人和機器的異同》的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人-機-環境協同條件下地圖與空間認知的理論與方法”主題做了10余場學術報告,并進行了熱烈討論,充分展示了近年來地圖與空間認知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