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8日,由國際生態翻譯學研究會與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外語學院承辦的第六屆國際生態翻譯學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生態翻譯學博士論壇在主校區舉行。副校長張倩紅出席,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生態翻譯學專家,以及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近80人參加會議。
張倩紅致辭。她對與會代表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河南省和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她表示,生態翻譯學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為人類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鄭州大學作為國際生態翻譯學研究會的秘書處和學會期刊編輯部所在地,為該國際學術組織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她希望以此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整體實力,為一流大學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國際生態翻譯學創始人、研究會會長胡庚申教授,國際生態翻譯學研究會顧問委員會主席、丹麥哥本哈根大學Cay Dollerup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愛爾蘭都柏林大學Michael Cronin教授,功能翻譯學理論代表人物、德國應用科技大學 Christina Nord教授、印度賈達普大學Rindon Kundu教授分別致辭。
在會議交流階段,與會代表以“生態”為核心,結合不同的個案、文本、實例等對翻譯、文化、教育、文學、批評、理論思考和建構等不同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國際生態翻譯學研究會第十五次常務理事會,通過了國際生態翻譯研究會機構建設和區域發展等相關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