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鄭州大學文學院、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語言文字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首屆跨文化漢字國際研討會在鄭州舉辦。副校長張倩紅出席,來自德國、韓國、加拿大、日本、越南、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漢字研究專家,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近200人參加會議。開幕式由長江學者、鄭州大學李運富教授主持。
張倩紅在致辭中向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她表示,為充分發揮河南的古文字資源優勢,學校于2016年成立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兩年來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她希望以此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學校語言文字學科的學術水平和研究實力,為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平教授、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院長阮俊強教授、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院副院長史克禮教授、韓國中語中文學會會長李圭甲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笹原宏之教授分別致辭。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李守奎教授回顧了漢字研究的歷史。
研討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東亞碑刻漢字文獻、日本古辭書、和制漢字、奈良時代金石文、甲金文、漢字闡釋、漢字哲學等議題做學術報告,并就越南漢字及文獻組,日、韓漢字及文獻組,中國碑銘漢字及文獻組,古文字及古漢語組等專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通過舉辦此次研討會,探尋了漢字發展演變機制及蘊含的文化價值,搭建了跨文化漢字研究平臺,深化了國內外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學校在漢字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助推了學校一流大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