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由鄭州大學、復旦大學主辦,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承辦的東亞現代人起源與早期中原文明研討會在鄭州大學召開。副校長韓國河、復旦大學李輝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新疆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韓國河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東亞是現代人起源的重要地區,中原地區則是早期中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綜合中原地區豐富的古人骨資源、文物考古資源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究,搭建多學科合作平臺,對于增進不同學科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推進現代人起源和中原文明進程等學術問題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從考古學的角度總結了東亞現代人起源研究中的進展與挑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揚研究員闡述了許昌人古人類化石研究的新突破(許昌人化石研究論文以李占揚為第一作者在Science雜志發表,為河南省科學界首次在Science雜志發表的文章)。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王幼平教授、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輝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研究員、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研究員、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研究員、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陳靚副教授,以及鄭州大學王星光教授、靳松安教授相繼做了專題報告。與會的其他青年學者也進行了研討發言和交流。
1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做題為《現代人起源的遺傳學證據》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韓國河副校長主持。金力院士就現代人的起源問題以及人類體質特征和基因表型的關系問題與參會學者進行了交流。他指出人類的進化歷史塑造了人類的基因組,遷徙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是人類疾病的重要原因,而人類文明減弱了對人類基因組的自然選擇,從而積累大量有害突變。
本次研討會圍繞東亞現代人起源和早期中原文明展開,匯聚了史前考古、體質人類學、分子生物學、同位素分析等領域的學者,就中原地區豐富的古人骨資源拓展體質人類學和古DNA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充分交流,有力地推動了多學科交流和合作,對于深入探討中原地區在人類進化和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推進學校中原歷史文化特色學科群建設有著積極意義。

東亞現代人起源與早期中原文明研討會在鄭州大學召開

副校長韓國河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做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