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底學校即將迎來“十三五”收官、國家“雙一流”建設首輪驗收,9月17日學校召開了“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周期建設的符合度、達成度和建設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學科建設方面,學校構建了一流學科牽引的綜合性學科體系,學科實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為一流大學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凝練學科特色、充實學科內涵,形成學科制高點,完成建設國家一流大學的階段發展目標?,F特邀請綠色催化、資源材料、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中原歷史與文化、工程安全與防災、綠色高效農業等6個一流建設學科相關負責人,圍繞“彰顯特色 強化內涵 培育學科制高點”談思路、話舉措,以一流學科建設新成效助力學校一流大學建設,確保高標準通過國家“雙一流”首輪驗收。
遠程醫療和駐扎式扶貧——承載億萬人民健康的期盼
鄭州大學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章鎖
鄭州大學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學科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等一級學科,支撐10家附屬醫院的臨床服務體系。2018年,5家附屬醫院(4個疾病領域:腦血管、心血管、重癥、腫瘤)獲批國家發改委、衛健委“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中央定額投資7.5億。河南省創建的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有5個是依托我校附屬醫院為主體單位建設,極大地鞏固了我校作為河南省醫學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臨床服務重要基地的發展定位。
在一流學科建設以來,通過找準方向,加強布局,充分理清優勢、特色,圍繞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建設,進行前瞻布局,實現突破和跨越發展。構建學科團隊,一方面整合優勢學科力量構建大科研團隊,協同創新,共同發展;另一方面推動跨學科、跨??平徊嫒诤?,使一大批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新技術在本學科得到應用。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的國家遠程醫學中心已建設跨院數據互通標準體系,并上升為國家行業標準——《區域醫療協同業務子平臺規范》。國家遠程醫療中心通過互聯網+等形式提升醫療服務輻射帶動能力。率先在全國建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遠程醫療網絡和開放共享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涵蓋遠程醫療服務、遠程醫學教育、遠程醫學科研開發、數據資源共享、健康管理等各個方面。
當前數據互通河南省全部108縣的300余家醫療機構,奠定了全省醫療機構互通的基礎,自2013年至今,已示范手術1千余臺,有20萬余人得到遠程會診,實施遠程病理、心電、影像等專科診斷50萬例,300余萬人次基層醫護人員接受了遠程醫學繼續教育,年間接經濟效益達5億多元。有效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了基層診療水平,方便了基層患者就醫,優化了大型醫院患者結構,促進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
遠程醫療中心的應用,輻射范圍不僅覆蓋省內各縣、市地區,還與新疆、山西、四川、山東、貴州等省內外500余家基層醫院,建立了教學協作關系和遠程會診分中心,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的惠民共享。此外,中心還與美國、俄羅斯、歐洲和非洲部分國家醫療機構建立遠程醫療合作服務,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覆蓋面最廣、功能最健全的全國示范性遠程醫療基地和區域協同醫療服務基地,有效的支撐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鄭州大學擁有10家附屬醫院的臨床服務體系,承擔著大量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任務。為推進健康中原戰略、落實精準扶貧、貫徹分級診療政策,著眼于解決居民衛生服務利用與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問題,以“醫療扶貧”、“健康扶貧”為著力點,以縣域籍貫為基點,創新性開展“專家教授故鄉行”活動?;顒右约亦l情感做紐帶,打造回饋家鄉、報答鄉親的實踐平臺,系統整合對口支援、???專病聯盟、遠程服務等多種醫聯體模式,變“聯通”為“聯心”,實現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聯醫通,逐步打造“疑難復雜病種病人住院檢查在基層醫院、診斷治療手術在上級醫院,續貫治療和康復在轉回基層醫院”的一體化新模式。截至2020年9月底,鄭大一附院專家教授故鄉行活動成功開展363次,實現全省縣域的全覆蓋,累計派出專家3801人次,免費服務父老鄉親133541余人次,行程達83180公里。通過院領導掛職、資源下沉、學科培育及人才培養、醫聯互通及雙向轉診、醫療扶持、護理扶持、管理同質、科研助力、遠程協同、物資扶持等十大幫扶措施,積極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向受援醫院派駐業務骨干,建立與受援醫院分工協作的雙重管理模式,督促派駐隊員下得去、見成效。同時,按計劃、分批次選派相同專業的基層骨干醫師進行“一對一”帶教和培訓,并給予免收進修費和提供生活補貼等政策。自2017年10月起,利用周末時間每周啟動1-2個縣域。僅一附院目前已經成功啟動81個縣域,累計派出專家2342人,免費服務65000余人,開展學術交流154次,手術示教200余臺,查房、會診患者1萬余名。2018年3月,向光山縣人民醫院捐贈了價值2000萬元的寶石能譜CT一臺。2019年5月份向四家貧困縣醫院分別捐贈一輛救護車(每輛價值20余萬),以提升受援醫院的設備配備水平和應急救治能力。2020年,“駐扎式幫扶”和“組團式輪訓”開啟幫扶新模式,目前該活動與108家縣級醫院建立幫扶關系,派出108位縣級醫院名譽院長,102位醫生駐扎縣級醫院(不含7家對口支援單位),輪訓385名縣級醫院骨干醫師。
幾年來,武陟縣人民醫院普通外科和神經內科、睢縣人民醫院普通外科光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和神經內科、沈丘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淅川縣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等一系列河南省縣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省內各縣級醫療機構的臨床服務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使基層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服務,將鄭州大學的優勢醫療資源不斷下沉,“以點串線、以線成網、以網帶面”,使改革發展的紅利真正惠及人民,全面提高了全省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質量和效率,開辟了一條符合省情、民情、醫情的健康發展道路,推動了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的穩健發展。

鄭州大學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章鎖

國家遠程醫療中心

專家教授故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