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準確體察中國國情,深刻把握發展大勢,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
鄭州大學高度重視,根據學校黨委統一安排,校內各單位及時組織廣大干部師生通過電視、廣播、網絡、新媒體等方式收看收聽全會新聞發布會,并認真學習全會公報,深刻領會全會精神。
全會引起了鄭州大學全體干部師生的熱議,大家一致表示,全會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為“十四五”中國發展把脈定向,必將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自己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從身邊事做起,真抓實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人民武裝部部長張廣政說,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指出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建設,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今后,我們在工作中將繼續強化大學生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把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知識講授落到實處,不斷增強在校大學生國防意識。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劉建華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深刻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戰略舉措。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努力提升教育對外開放的水平和層次,積極推進高水平合作辦學,加強引智平臺建設,努力為師生國際交流拓寬渠道,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國際化人才。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波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科技強國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流學科建設單位,我們要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當前形勢的重大判斷和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重大部署,將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推動當前一流建設重點工作任務結合起來,遵循“四個面向”這一新時代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最新指針,為創新發展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
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云桓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闡明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深刻涵義,對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作了進一步規劃。通過對全會精神的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就是要堅守為民初心,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匯聚民智民力,防范和化解各項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贏得民心民意,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今后,我們要牢固樹立國家安全觀,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節點、重點人群、敏感問題,進一步提升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深入做好風險研判,防范化解各類隱患,強化工作舉措,提升防范能力,切實維護政治安全和校園穩定。
科學技術處副處長魯吉珂說,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當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對科技自立自強的號召,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培育一大批基層科研工作者,從源頭上促使科技人才不斷涌現,著眼長遠培育經得起社會和歷史考驗的科研成果。作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們應牢記使命,做好本職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社會科學處副處長樊紅敏說,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分外引人矚目,既體現了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中國能力、中國信心,也飽含了億萬民眾對疫后經濟復蘇和國家治理水平再上臺階的新期待。全會提出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以及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有關社會發展的新目標和新戰略規劃,是對新時代要求、民眾訴求和國家發展的積極回應,全會明確提出要明顯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和風險化解能力,為下一步社會治理創新和發展找準切入點,期待五中全會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起點,凝聚社會發展與社會治理的最大共識,照亮民眾美好生活的前行之路。
歷史學院黨委副書記崔紅偉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全會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關于人才培養的具體指導意見,更是對高校育人工作的進一步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時刻牢記習總書記對教育要“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叮嚀和囑托,扎實做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更多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楊明星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在這個“大疫情、大變局、大博弈”的國際背景下,如何危中尋機、轉危為機是值得各界深思的重大時代命題。作為外國語學科的一名研究人員,我們要做好外語學科的發展和規劃,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的重大需求,努力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貢獻力量。
化學學院教授陳衛華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審時度勢、統攬全局,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牢記初心和使命,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在實現基礎研究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以科技創新作支撐,形成科研反哺教學的專業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現全方位的教書育人理念,奮勇向前,勇于擔當,勇于創新,為建成創新型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努力。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楊文亮說,“十三五”時期,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努力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諸多新命題、新論斷,為我們未來的社會發展描繪了更美好的藍圖。作為思政課教師,既要認真領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文件解讀,更要把全會精神融入到思政課堂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育好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輔導員劉燁表示,此次全會高度評價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而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努力奮斗。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要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立足崗位,做好學生思想的引領工作,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勇擔民族復興重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養更多優秀建設者和接班人。
河南省超級計算中心工作人員李瓊河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并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我們要著力培養和引用高水平人才,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探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超級計算資源的需求,凝煉服務國家創新戰略的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的特色定位,圍繞重大戰略任務進行布局,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切實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魏曉璐說,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博士研究生,我要樹立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自覺堅持知行合一,做到“在馬、研馬、信馬、用馬”,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化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馮科說,如今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國內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始終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在今后學習生活中,我們更應不斷學習和夯實專業知識,訓練和提升自己的實驗技能,用好學校和院系為我們創造的各種實驗創新平臺和科技實踐,努力培養和提升創新意識,以創新精神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國家興盛,為建設社會主義科技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王天玥說,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科技創新”放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堅持探索科技的道路,永葆創新激情,立足自身學科特點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在學校學院濃厚的科創氛圍中,書寫自己的科技夢想,做開拓創新的材料人,做追求卓越的鄭大人,以創新贏得未來!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11-02 18: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