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鄭州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基礎研究重大專項中華文明根系研究項目舉行第一階段研討暨進展匯報會。鄭州大學特聘教授、中華文明根系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院長段天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王社江研究員和李鋒研究員,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韓國河出席,來自武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陜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信陽師范學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等單位的4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韓國河致辭。他向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和考古學科的發展態勢。他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中華文明根系研究”項目,希望大家能夠高質量完成項目內容,為拓展深化黃河文化和中華文明研究,增強全民族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做出貢獻。
段天璟在致辭中表示,“中華文明根系研究”項目是鄭州大學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家、勇于擔當的重要體現。他希望鄭州大學和吉林大學在考古學科方面繼續加深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產出更多新的成果。
高星介紹了中華文明根系研究項目立項背景、目的意義、立項目標、預期成果、學術創新與突破點等。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陳朝云教授介紹了該項目的運行機制和執行情況。項目下屬課題負責人匯報了各課題的具體進展、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及未來研究計劃等。
在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學者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細致討論。
“中華文明根系研究”是鄭州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基礎研究重大專項,是對中華文明形成基礎的深入系統研究,是深入闡釋以中原為核心的黃河文化“根”與“魂”特質,堅定“四個自信”的重大舉措,對推動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及考古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