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授牌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召開。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葛均波院士,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以視頻形式致辭。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顏志平教授,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鄭州大學副校長、一附院院長劉章鎖出席并致辭,醫院班子成員、有關行部門負責人、放射介入科全體醫護人員等300余人參加會議。
顏志平在致辭中希望鄭大一附院借助國家中心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臨床研究創新,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葛均波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鄭大一附院及放射介入科的綜合實力、學科影響和科研創新,并希望一附院把介入治療研究水平提高到一個新高度,形成更多新技術、新理念、新共識,為更多的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屈凌波指出,一附院以及放射介入科長期以來堅持臨床與科研緊密結合,在科醫結合、科教結合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績,為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希望大家堅定信念,埋頭苦干,把科醫結合的理念融合到臨床工作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劉章鎖代表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向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希望放射介入科充分利用國家級平臺,帶領全院介入團隊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創新局面、續寫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中原學者、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一附院韓新巍教授系統總結了放射介入科2020年在科研、教學、醫療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
與會領導共同啟動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顏志平向劉章鎖授匾。
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由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9年批準開展建設。該中心針對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大血管與外周血管病和良惡性腫瘤等嚴重危害中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系統研究,以微創傷的介入診療為方向,旨在打破學科間的隔閡與分界,構建以“泛血管醫學”為主線的中國介入醫學診療新體系。該中心依托全國范圍內介入學科領先的三甲醫院建設分中心及核心單位開展建設,目前已形成了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1家三甲醫院協同創新網絡。
此次鄭大一附院被遴選為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單位,成為全國20個分中心之一。這充分彰顯了一附院的綜合科研實力,對于今后醫院介入學科發展、醫學相關學科發展以及一流大學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曹詠 周厚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