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超稀有血型”產婦,經過4次宮內輸血后,在鄭大三附院平安誕下一名女嬰。
患者的血型是Rh缺失型D--,是一種比著名的“熊貓血”(RH陰性血)還要罕見的血型。母體體內對外來紅細胞表面抗原致敏時,會發生母體紅細胞同種免疫反應,刺激母體產生IgG抗體,這些IgG抗體可以穿過胎盤并導致胎兒溶血性貧血。由于患者Rh缺失型D--血型,極易由輸血、分娩相關胎母輸血綜合征、創傷、自然或人工流產、異位妊娠等致敏而產生高效價的抗C/c、E/e的聯合抗體。該抗體可以引起嚴重的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病,嚴重的可導致胎兒貧血、胎兒水腫和胎兒死亡。因此,該患者順利生產十分困難。
患者于懷孕20周時到三附院產科就診,胎兒醫學專家李根霞及其團隊在接收患者后,組織國內外知名胎兒醫學專家共同為其會診,制定科學的診療方案,每周為患者復查超聲,密切檢測胎兒是否出現貧血情況;同時積極尋找與胎兒ABO符合的Rh缺失型D--血源,以備在胎兒出現貧血后能及時進行宮內輸血。
為了早日尋找到合適的血源,三附院胎兒醫學團隊及輸血科組織了多次院內、院外多學科會診,并向多個省的血液中心和各大醫院輸血科發起了求助。最終成功找到2名適合獻血者。在河南省血液中心的積極配合下,李根霞團隊實施了4次宮內胎兒肝內靜脈輸血,將患者的孕周延長到了35周。
2020年12月中旬,患者由李根霞團隊為其實施分娩手術,平安誕下一名女嬰。隨后,該女嬰被轉入新生兒科進一步觀察治療,經過醫護人員數周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最終順利出院。
據悉,三附院于省內較早開展雙胎輸血綜合征的胎兒鏡手術、胎兒宮內輸血、射頻消融減胎、羊膜束帶松解術等較高難度產科手術,近兩年來實施胎兒醫學手術數百例,守護了眾多家庭的幸福安康。(華小亞 何劍爍 呂曉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