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至30日,省政協副主席、校長劉炯天帶隊赴洛陽市實地調研,推進鄭州大學洛陽校區(過渡)和河南實驗室(籌)建設。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副市長賀敏、胡加彬先后會見劉炯天一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副校長趙明皞,以及學校相關單位同志參加調研。
在鄭州大學洛陽校區(過渡),劉炯天一行與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城投集團和建設工作專班負責同志進行座談,聽取校區建設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校區建設工作,進一步理順思路、明晰定位、完善內部工作機制,明確建設規劃及階段性建設目標。劉炯天指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過渡)將作為河南實驗室長期使用,要堅持高標準、高規格,把河南實驗室打造成區域性實驗室,形成服務河南乃至全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的科技創新聯合體;鄭州大學洛陽校區(過渡)將致力于研究型人才培養,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培養高層次人才,是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試點、創新課題。
調研期間,劉炯天、屈凌波、趙明皞分別考察了洛陽市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礦山重型裝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拖拉機動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5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并與實驗室負責同志及有關領導座談交流。劉炯天在座談交流中指出,洛陽市集聚了基礎材料制造與大型裝備制造的重要創新資源,具備形成區域戰略科技力量的基本條件。當前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正在重組,在洛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需主動作為,集聚力量,在國家區域性創新高地形成過程中占得先機。鄭州大學也需把握發展契機,在國家和區域戰略科技力量匯聚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劉炯天表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主要有三項任務,即建設河南實驗室、文博學院和醫療合作,河南實驗室(籌)作為主體,計劃聯合5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它研究院所等共建。河南實驗室(籌)定位明確,將聚焦科、產、教融合,以信息與制造為特色,以“材料制造”+“產品(裝備)制造”為主線,強化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構筑技術與產品的創新體系;建設“1”+“N”體系,即以基礎創新為任務的河南實驗室和以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院所)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基地;匯聚優質創新力量共建河南實驗室(籌),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成員、區域戰略科技力量引領者;河南實驗室(籌)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系統并行推進,保持架構獨立性,又互為組成部分,合力打造創新高地。劉炯天強調,共建河南實驗室(籌)是落實洛陽市政府與鄭州大學簽署的合作共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框架協議的重要舉措和有力抓手,必將加速集聚區域戰略科技力量,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實現互惠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