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氣象局與鄭州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京舉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陳振林,河南省氣象局局長王鵬祥,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院士,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出席會議。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人事司、科技司,河南省氣象局人事處,學校發展規劃處、人事處、教務處、研究生院、科技處、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簽字儀式。會議由陳振林主持。
屈凌波首先對中國氣象局長期以來給予鄭州大學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學校一流大學建設發展情況做以簡要介紹。他表示,近年來,鄭州大學發揮學科與人才優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服務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此次簽約是中國氣象局對學校的充分信任與大力支持,希望雙方通力合作,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資源共享、注重實效,多層推進、共同發展”的原則,面向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需求,扎實推進協議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為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作出新的貢獻。
宇如聰在致辭中指出,新時代氣象工作關乎國家整體戰略,河南省在氣候上處于我國南北過渡帶的位置,經歷了諸如“75.8”、“21.7”等極端天氣事件。國家需求與區位條件要求氣象業務和氣象科研的深度融合,亟需學科交叉融合培養的大氣科學人才。鄭州大學作為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高校,具有開展大氣科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平臺建設的特色和優勢,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將合作協議的具體內容細化為具體措施,結合實際,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務實推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劉炯天在儀式上表示,作為國家氣象事業的領路人,中國氣象局著力推動氣象事業與黨和國家同步發展,使我國成為氣象服務體系最全、保障領域最廣、服務效益最為突出的國家之一,為國家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立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匯聚以院士為帶頭人的研究隊伍,并充分發揮國家超算(鄭州)中心算力優勢,開展高性能氣象預報預測、氣象大數據研究等合作,積極服務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鄭州大學與河南省氣象局于2017年6月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次與中國氣象局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嶄新的階段。希望雙方在前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在學科、平臺、人才、科研等方面實現共建共享,籌建具有中部地區特色的大氣科學學科,共同開展大氣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打造中部地區氣象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及成果轉化基地,為滿足國家與行業戰略發展重大需求貢獻力量。
宇如聰、劉炯天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儀式結束后,劉炯天一行實地參觀了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現場聽取了中央氣象臺介紹。

中國氣象局與鄭州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