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政策法規司-鄭州大學共建)、鄭州大學校長辦公室(法制辦公室)、鄭州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鄭州大學依法治校研究所共同主辦的“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暨法律顧問制度創新”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鄭州大學副校長張倩紅、教育部政策法規司法制辦處長翟剛學、山東省教育廳一級調研員趙立輝、河南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徐軍保出席會議,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30余家單位的近百位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會議。開幕式由教育部鄭州大學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執行主任沈開舉主持。
開幕式上,張倩紅代表鄭州大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指出,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在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正確指導與大力支持下,鄭州大學堅持貫穿法治精神、堅持以章程為核心、堅持圍繞辦學定位,推動依法治校工作向縱深開展,基本形成與一流大學建設相適應的制度與文化體系,有力推動學校治理變革與轉型發展。鄭州大學將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全面貫徹《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縱深推進法律顧問工作,深入開展校園法治文化建設,服務推動學校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一流大學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徐軍保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教育部的精心指導下,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和全省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強高校法治工作,為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推進高校法律顧問制度創新,加強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辦學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新發展階段校園普法的重要內容。
翟剛學在致辭中指出,本次研討會以“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暨法律顧問制度創新”為主題,很有意義。他指出,第一,一流的大學應當有一流的文化,大學的文化品質和精神氣質是大學的重要標識。第二,大學的文化需要法治涵養,通過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園氛圍,健全民主管理、鼓勵創新、開放包容的制度規則,推動大學文化建設。第三,高校法治工作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加強包括法律顧問團隊在內的工作隊伍,是做好高校法治工作的關鍵。
在為期一天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高校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探索與實踐、高校法律顧問制度的現狀與問題、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方式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
據悉,本次研討會既是鄭州大學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委托鄭州大學開展“高校法律顧問制度創新”試點工作和鄭州大學承擔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多方協同推進高校法治文化育人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暨法律顧問制度創新”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