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省政協副主席、校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率隊赴三門峽考察調研,并與三門峽市政府簽訂《共建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框架協議》。三門峽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劉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范付中,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丁同民,市委常委、秘書長郭鴻勛,副市長慶志英,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何季麟院士,副校長趙明皞,三門峽市政府有關部門、部分高校和企業負責人,學校有關部門、學院和學科負責人及專家參加簽字儀式。儀式由范付中主持。
趙明皞和慶志英分別代表鄭州大學和三門峽市政府簽署了《共建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框架協議》。
劉南昌在講話中表示,未來五年,三門峽將實施新一輪“兩個倍增計劃”,力爭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等科技創新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35年達到3%以上,進入國家創新城市行列;2050年達到3.6%以上,在若干領域成為技術創新策源地。同時,我們根據三門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實施培強做大新材料產業戰略,以鋁基、銅基、鎵基、砷基、碳基、高純、復合等為重點,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希望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能夠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轉、高效率創新,努力建成全省金屬和新材料領域技術創新的策源地、高新人才的成長地、高質量產業的助推器。希望鄭州大學以實驗室建設合作為契機,關心支持三門峽創新發展,加強校地合作、譜寫共贏新篇。
劉炯天在講話中表示,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責,也是鄭州大學貫徹國家發展戰略、落實省委和省政府要求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優勢互補、攜手發展,用“八個努力”共建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努力打造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努力打造關鍵金屬冶金的科技創新高地,努力探索實驗室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在關鍵金屬的技術和產品上形成突破,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冶金產業升級和材料產業“高位嫁接”服務,努力在原創性、戰略性的技術上取得突破,努力做實成為省級實驗室,努力匯聚人才、培育高端人才、形成多支高水平團隊,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發展平臺和學術生態,以科技自立自強踐行初心使命,以創新驅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何季麟院士作了《關鍵稀有金屬冶金與新材料技術產品研究進展》學術報告。
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將圍繞我省有色金屬戰略資源開發、冶金產業升級及關鍵金屬材料開發;圍繞三門峽市及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依托河南省關鍵金屬和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設置集戰略資源開發、冶金技術攻關、關鍵金屬材料研制、資源型城市轉型以及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培訓等特色研發與人才培養,推動形成以產業創新需求為導向、以基礎研究為根本、以技術與產品攻關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培養匯聚為支撐、“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區域戰略科技力量。

儀式現場

省政協副主席、校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講話

三門峽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劉南昌講話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何季麟院士做報告

鄭州大學和三門峽市政府簽署了《共建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