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1月15日,由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主辦,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論壇(第2次)暨“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學術研討會召開。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會議采用線上方式進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河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庚香,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喜平,校黨委副書記吳宏陽出席,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30余所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參加會議。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厲勵主持開幕式。
吳宏陽在致辭中介紹了鄭州大學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基本情況。他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積極創造能夠造福全人類的文明新形態,開辟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道路,鄭州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必將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李庚香在致辭中指出,“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于分析當代世界文明進程的特征和矛盾、認清人類文明的走向具有重大意義。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必須建立在“中國規律”之上,必須由“中國式民主”這一“中國制度”作保障,必須樹立對于“中國價值”的“價值觀自信”。
韓慶祥闡釋了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解:首先,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概念,它是在深刻反思西方現代化道路,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其次,從解決世界向何處去出發,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為解決21世紀人類重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再者,加強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課題的研究,能夠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貢獻力量。
中央黨校張占斌、復旦大學陳學明、天津大學顏曉峰、清華大學郭建寧、武漢大學沈壯海、中央黨校陳曙光、華南師范大學陳金龍、浙江大學劉同舫、中央黨校李海青、山東大學張士海、西安交通大學燕連福、鄭州大學谷佳媚、中央黨校李雙套等與會學者分別發言,北京大學仰海峰、中國人民大學侯衍社主持發言階段。
韓喜平在總結時表示,此次會議聚焦“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了理論形態和實踐形態的統一、中國道路和世界影響的統一、宏觀探索和微觀分析的統一、歷史追尋和現實闡釋的統一、本質凝練和具體描述的統一,對推動21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胡樹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