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的話:
懷著對夢想的追求,18歲的你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鄭州大學。這里有你匆匆的步履,這里有你奮斗的汗水,這里是你徜徉學海的書鄉,這里是你燃夢的地方,這里鐫著你青春的畫廊。四年前,你懵懂地伸展,萌發求知的芽。四年后,你用量的沉淀,澆灌出質的破土開花。你與鄭州大學一同走過的點點滴滴,凝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18歲夢想起航,你是如何開始和度過大學生活的?發生過哪些難忘的故事?即日起我們特推出“夢想從這里起航”欄目,聆聽你們花開的聲音,見證你們追夢向前的腳步……
我與化學有個約定
牟方菁,保送至北京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大四時被授予鄭州大學“最美大學生”稱號。
化學是探究物質本源的學科。從踏進校門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學習化學要做到格物致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堅持不懈。
在鄭州大學化學學院,很幸運地遇到了國內頂尖的計算化學課題組。從量子化學到分子動力學,我見到了更理性的化學,發現了興趣所在;從討論指導到每日組會,我找到了科研的樂趣,提高了科研素養;從培訓班到學術會議,我見到了行內優秀的科學家,感受到了他們對于科研的熱情。經過幾年的學習,發現自己對交叉學科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并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為理論與計算化學和計算生物物理。大四學年我潛心從計算化學的視角進行了微波轉動光譜的理論研究與模擬。我從零開始,找英文教材,問知乎大V,聯系該方向的權威老師答疑解惑,因為該方向需要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分子光譜基礎,且我是我們組唯一做該方向的人,各種艱辛,唯有自知,但是這個過程磨練了我的心境,也對科研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一路上也收獲了寶貴的友誼。在科研“開荒”的過程中,很感謝合作的老師和朋友們,他們的耐心點撥、全力相助給予了我希望和動力。一路上接觸的越多,越發現自己的淺薄,過程中收獲良多,心態也更為平和。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使命感和責任感督促著我勇立潮頭,開拓探索,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起到標桿作用,帶動學習氛圍。我努力學習,認真科研,積極工作,熱愛生活,力求做到“篤信仁厚,慎思勤勉”,讓黨徽在求是擔當中閃光。
鄭大的四年,轉瞬即逝。它不完美,也不驚艷,卻足夠真實,足夠讓我感恩。作為永遠的鄭大學子,我即將在未名湖畔繼續追夢,感謝鄭州大學以及化學學院對我的培養,感恩老師們對我的教育,感激師兄師姐以及同學們的幫助。我將帶著母校的印記揚帆起航,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做好新時代趕考路上的“答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