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的話:
懷著對夢想的追求,18歲的你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鄭州大學。這里有你匆匆的步履,這里有你奮斗的汗水,這里是你徜徉學海的書鄉,這里是你燃夢的地方,這里鐫著你青春的畫廊。四年前,你懵懂地伸展,萌發求知的芽。四年后,你用量的沉淀,澆灌出質的破土開花。你與鄭州大學一同走過的點點滴滴,凝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18歲夢想起航,你是如何開始和度過大學生活的?發生過哪些難忘的故事?即日起我們特推出“夢想從這里起航”欄目,聆聽你們花開的聲音,見證你們追夢向前的腳步……
用軍旅淬煉青春 用青春回饋祖國
王洋,河南洛陽人。現服役于中部戰區某勤務旅。2020年本科畢業于鄭州大學美術學院,2020年9月入伍,入伍以來,積極利用專業特長在單位宣傳報道,在政治文化建設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曾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獲嘉獎一次。
提起母校鄭大,心里只有驕傲、自豪。這幾年學校發展迅速,在一流大學建設上闊步前行,頻傳佳績,讓人欣慰。
我于2020年本科畢業,9月參軍入伍,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年。初入軍營時,頂著“雙一流”名校畢業的光環,身邊的人不免都會高看一眼,自己心里也非常自豪。但隨著新兵訓練的開始,自身體能的短板也充分暴露出來,樣樣考核不及格,這可急壞了班長。
很多次,班長都會調侃地說:“你到底是不是211畢業的,怎么什么都不行?”而自己也只能無奈地笑笑。下連以后,我更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方向,什么都做不好,迷茫、頹廢是我的標簽。而自己也反復懷疑“我適不適合軍營”。甚至,我會給自己尋找借口“年紀這么大,本身就不占優勢。”在長期的自我懷疑中,陪伴我的只有負面情緒。
直到有一天,偶然翻看本科時拍攝的照片,熟悉的同學、校園,映入眼簾,我忽然意識到,從鄭州大學畢業,我來到這里是為什么什么?為了證明自己!磨練自己!我不能一直低迷!我的背后是我的母校鄭州大學,我要擔起責任。
心態調整以后,我如同重獲新生。通過認真分析自己的劣勢,我找到了自己問題所在,并重新確立了目標。在各項活動中,我開始積極發言,努力展現自己。同時,我利用在校所學的技能,為單位制作PPT、展板,主動參與新聞報道,加班加點寫新聞稿,制作新媒體短視頻來宣傳等。在一次次的任務歷練中,我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多次得到領導的肯定。我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找回了剛入伍時的那份自信。
一點一滴的改變,使身邊的戰友開始對我刮目相看,紛紛說道:“不愧是名校畢業的,不僅多才多藝,而且肯吃苦,辦事還靠譜。”年終總結時,我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那一刻,我終于證明了自己,沒有給母校丟臉。
雖已畢業,但母校的老師、同學仍然在真誠地幫助我。記得有一次跟老師聊天,我說“在這挺好的,沒給學校丟人。”而老師卻說道:“老師關心的不是你們有沒有丟人,而是你們過得好不好。”簡單一句話,令我潸然淚下。從一名地方大學生到一名合格軍人,這一過程的轉變離不開鄭大四年的培養。鄭大精神、鄭大校訓一直激勵著我前行,我很榮幸我是一名“鄭大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在我走好軍旅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過程中,是母校給予了我無窮的力量,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很驕傲,我曾在鄭大求學,追夢,也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母校為我而驕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