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至28日,鄭州大學醫學國際論壇暨首屆中俄醫學論壇在鄭州。本次論壇由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醫學科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承辦,旨在加強中俄醫學領域合作,共同推進醫學研究事業發展,為人類生命健康做出新的貢獻。世界聯合外科腫瘤學會(WFSOS)主席列舍托夫·伊戈爾·弗拉基米洛維奇,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米哈伊爾·弗拉基米爾維奇·戈爾什科夫、科根·葉夫根尼婭·阿爾塔羅芙娜,中國工程院楊寶峰院士、王紅陽院士、趙銥民院士等二十余位中俄頂級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參加了論壇。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刁玉華,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韓國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成增出席論壇開幕式。省教育廳、科技廳、衛健委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學校有關職能部門、醫學有關院系、附屬醫院有關負責人,科技工作者代表、研究生代表等參加論壇。
開幕式由鄭州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董子鋼主持。他介紹了論壇的籌備情況以及參會嘉賓,并對參會嘉賓表示歡迎。
韓國河致辭。他介紹了鄭州大學和醫科的基本情況。他表示,鄭州大學醫學學科歷經九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在高等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創新、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做作出了突出貢獻。國際化是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的必經之路,醫學學科更是肩負著率先實現國際化的重要使命。他希望中俄專家學者深化學術交流合作,共同推進醫學學科發展,打造世界一流臨床醫學學科高峰陣地,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刁玉華在致辭中向參會的中俄醫學專家表示歡迎。他表示鄭州大學作為我省建設“雙一流”的主陣地,在“雙一流”建設中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鄭州大學臨床醫學作為一流建設學科,要把握全球教育發展趨勢,深化國內外校際交流與合作,借鑒醫學領域最新成果。他希望中俄專家學者們以論壇為契機,深入交流、互學互鑒,共同推進醫學教育的創新發展。
中俄雙方專家學者分別圍繞醫學領域的研究前沿,介紹了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思考。王紅陽院士和趙銥民院士分別介紹了復雜慢病研究的范式變革以及口腔種植機器人的研究。世界聯合外科腫瘤學會(WFSOS)主席、俄羅斯聯邦國際頭頸腫瘤專家聯合會首席代表列舍托夫·伊戈爾·弗拉基米洛維奇作了《頭頸部器官癌的現代診斷和治療方法》報告。董子鋼教授作了《腫瘤精準預防》報告,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香波作了《液液相分離與DNA損傷修復的時空調控》報告,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馬瑜婷作了《應激的免疫感知與免疫調控》報告,引起了參會者的廣泛反響。邀請的其他專家、青年學者圍繞各自的領域匯報了研究思路和最新進展。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行,加強了中俄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了醫學學科的國際影響力,對于鄭州大學臨床醫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