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田立新司長一行來校調研,圍繞國家語委科研機構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建設以及河南古文字工程實施情況組織召開座談會。中心共建單位代表、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專職委員呂冰,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出席,學校社會科學處、漢字文明研究中心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文學院李運富教授匯報了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工作情況,從基本建設、科研成果、學術活動、社會服務、國際交流、人才培養、黨建工作等多個方面總結已取得的成績以及下一步發展規劃。
屈凌波表示,鄭州大學高度重視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建設,將中心按照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標準,在經費、制度、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在古文字工程建設方面,學校設立工程工作委員會,將古文字工程建設列入鄭州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重大建設專項,并納入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方案。他指出,學校將不斷加強對工程的規劃、資源配置、組織模式、激勵機制等方面的統籌管理,加大協同推進力度,并對工程進展和成效進行督促和評估,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呂冰指出,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河南省教育廳十分支持中心建設發展,將進一步統籌省直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將積極推動中心納入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序列,依托基地為中心提供資金、項目、政策支持,涵養高層次科研成果,充分發揮河南省古文字工程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協調省內高校開展協同創新研究。
在討論環節中,與會人員就河南省內研究力量整合、古文字學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宋鎮豪建議要打造甲骨文與殷商文化研究重鎮,重視甲骨文“清家底”和整理著錄工作,努力構建甲骨文大數據信息處理共享平臺,要重視冷門“絕學”學科考評體制創新等。鄭州大學特聘教授黃錫全提出,要搭建協調機制打通高校和文博單位溝通合作渠道,以利于古文字工程協同攻關,并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推動大型工具書的編纂。
田立新在講話中指出,此次調研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殷墟遺址重要講話精神,探討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應用研究,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古文字工程的整體建設發展。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作為國家語委25家科研機構之一,圍繞中心定位和研究型基地“一中心一品牌、一方向一特色”的要求,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資政服務全鏈條發展上走在前面,取得顯著成績。她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殷墟遺址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進中心高質量發展和古文字工程建設。一要夯實中心研究型基地基礎,突出漢字傳承、傳播和教育的特色,聚焦歷史思想文化內涵的挖掘闡釋,推動優秀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二要建立中心和省內其他平臺協同創新機制,發揮好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三要提高站位,為中心做大做強創造有利條件,改善學科發展生態。四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在發展中保安全,以安全促發展。

調研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