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在安陽舉行“探源中華文明?傳承紅色基因”2023年春季游學會講,歷史學院師生代表100余人參加活動。
游學師生參觀了殷墟博物苑、殷墟王陵遺址、中國文字博物館,并邀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何毓靈作專題報告。報告立足于長期田野考古實踐,資料詳實、圖文結合、聲情并茂,將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考古事業及中華文明探源的深入思考貫穿始終,極大加深了師生對殷商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堅定了文化自信,筑牢了使命擔當。
隨后,游學師生來到林州紅旗渠。懸崖峭壁太行山,一渠清水幸福長。在沿途各點,學生講解員現場就“我所了解的紅旗渠”進行精彩講解。在青年洞,師生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師生們還沿著渠岸徒步行走將近2小時,近距離的沉浸式融入,切身感受到了先輩們在惡劣條件下開浚紅旗渠的艱難困苦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堅定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決心。
本次游學會講活動,是歷史學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具體實踐。活動加深了師生對殷墟文化和紅旗渠精神的了解,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源中華文明,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有力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