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黃河與黃土高原》教學團隊,帶領40多名本科生,在黃河中下游分界碑和黃河文化公園開展通識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師生們來到黃河中下游分界碑、炎黃廣場,參觀了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老師們介紹了黃河流域資源與風俗文化,使同學們了解黃河的形成與演化,黃河形成懸河成因與發展,全方面了解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現狀,加深了對此課程的認識,深入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此次黃河通識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是生態與環境學院、地熱與生態地質研究中心所開設的《黃河與黃土高原》課程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得到鄭州大學2022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黃河國家戰略背景下本科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重大項目)的資助,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響應教育部、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黃河國家戰略,切實將“黃河、黃土、黃種人”融入大學生課程實踐探索中,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鄭州大學地熱與生態地質研究中心師生開展通識教育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