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6日,由鄭州大學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風險專業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協辦,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承辦的第五屆新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及防控學術會議在鄭州市召開。
本次會議以“新污染物治理,我們在行動”為主題,聚焦新污染物的識別及監測、生物毒性與風險、人體暴露特征與健康效應、削減與預警防控技術以及健康風險干預策略等議題。河南省副省長宋爭輝會見了出席會議的部分院士專家。
開幕式上,河南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徐宗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地球科學處處長劉羽、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吳國增分別致辭。鄭州大學校長李蓬院士和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學術副校長董子鋼主持開幕式。
侯立安院士、賀克斌院士、吳豐昌院士,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丁瓊、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于云江、大連理工大學陳景文教授、海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徐順清、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鄧啟紅教授分別作大會報告。會議共設30個分會場,來自全國相關領域460余名專家學者分享學術成果。
校黨委書記別榮海、李蓬分別和與會院士專家進行了座談。
新污染環境健康風險及防控學術會議自2018年創辦,已經成為新污染物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之一。會議一直秉承“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理念,錨定學科發展的前沿和熱點,充分發揮行業的組織協同與創新交流功能,推動新污染物健康及風險防控相關理論創新和技術發展,促進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的有效防范。此次會議展示了我國在新污染物健康危害及其治理方面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為貫徹落實我國國務院最新頒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推動新污染物健康風險防控相關理論創新和技術發展、實現“健康中國”與“美麗中國”國家戰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鄭州大學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交叉優勢,整合特色資源,深化環境與健康研究,全力支撐新污染物防控治理,圍繞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研究的方法學、污染物暴露與健康結局的關聯、健康損傷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承擔了多項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人群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

鄭州大學舉辦第五屆新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及防控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