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喬海靈教授團隊在肺癌防治新靶點和新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A novel cytochrome P450 2E1 inhibitor Q11 is effective on lung cancer via regula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的文章。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喬海靈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博士后賈琳為第一作者,鄭州大學為唯一通訊作者單位。
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居惡性腫瘤前列,慢性炎癥反應與肺癌發生發展高度相關,但已有抗炎藥物對肺癌基本無效。究其原因,可能與尚有未被發現的炎癥新靶點有關。因此,進一步探討肺癌發生發展的炎性機制、發現新的防治靶點并開發有效防治藥物至關重要。喬海靈教授研究團隊的工作發現細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 CYP2E1)在肺癌患者的瘤旁組織中顯著升高,小鼠敲除Cyp2e1后可明顯抑制肺原位移植瘤生長,且CYP2E1與炎癥反應有關。提示CYP2E1是肺癌防治中炎癥的新靶點。在此基礎上,研發了CYP2E1小分子抑制劑Q11,證明其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生長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Q11抗腫瘤機制并非直接抑制或殺滅腫瘤細胞,而是通過調控巨噬細胞重編程而改善腫瘤炎癥微環境,發揮抗腫瘤作用。Q11可提高抗氧化能力、減弱上皮-間質轉化、抑制巨噬細胞向M2型極化并促進向M1型極化,抑制IL-6/STAT3和MAPK/ERK炎癥信號通路等。綜上,該研究發現CYP2E1為肺癌防治的炎癥新靶點,CYP2E1抑制劑Q11對肺癌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該研究為開發新型的抗炎抗肺癌化合物、開辟肺癌的抗炎新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是喬海靈教授研究團隊繼前期證明CYP2E1為膠質瘤防治的新靶點、Q11為其有效防治化合物后的又一重要發現,這為證明CYP2E1為炎性疾病發生的新機制和新靶點、并開發炎性疾病的新藥物和新療法提供了又一例證。
該研究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鄭州市科技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等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30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