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部)。中國工程院發布《關于公布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鄭州大學學科特聘教授趙中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常俊標,男,1963年10月生,河南滑縣人,中共黨員,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正校級)。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中原學者”、2022感動中原年度人物。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科協副主席、河南省藥學會理事長。發表包括Science、Nature等學術論文300余篇;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40 余件,實施專利4件;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專項、國家杰青等重大重點科研項目3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等多項獎項;研發了多個 1.1 類創新藥物。30多年來,他圍繞藥物創新中的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提出了抗病毒藥物設計新理念,在藥物化學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他帶領團隊研發的治療艾滋病1.1類新藥阿茲夫定獲批上市,獲中國專利金獎和中國2021度重要醫學進展,并被納入2021版《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將阿茲夫定片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具有全球專利的1.1類治療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特效藥,并入選河南十項重大戰略性技術研發成果。
趙中偉,男,1966年9月生,河北邯鄲人,鄭州大學學科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1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9年),先后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長期從事有色金屬冶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是我國稀有金屬提取冶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他發明了難冶鎢資源深度開發應用關鍵技術、低品位白鎢礦硫磷混酸協同浸出技術、選擇性沉淀法鎢鉬分離技術、鉬焙砂強堿分解-離子交換轉型除雜技術,為我國鎢鉬冶煉技術水平引領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發明了電化學脫嵌法鹽湖鹵水提鋰技術,為占我國資源80%的鹽湖鹵水鋰的綠色高效提取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1),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排名1、4),中國專利金獎1項(排名1),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均排名1),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趙中偉教授獲聘鄭州大學學科特聘教授、學術副校長以來,協助何季麟院士,策劃并建立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圍繞河南省典型關鍵金屬重點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清單開發關鍵技術,有力帶動河南省鉬等關鍵金屬產業轉型發展,助推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實力不斷提升。(楊明 整理)

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學科特聘教授趙中偉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

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學科特聘教授趙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