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農歷正月初七,也是春節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全國處處洋溢著“開工復崗”的氛圍。然而,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個春節假期,這里始終是忙碌的,他們用堅守與奉獻繪就著龍年新春溫暖的生命底色。
除夕到初六,萬家團聚盡享天倫的美好時刻,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東院區和南院區的手術部卻是異常忙碌,在監護儀器滴答作響聲中,一群“春節不歸人”來回穿梭,在無影燈下同死神賽跑,為生命守歲。
眼外傷最小傷者年僅3歲,令人揪心
春節期間,河醫院區手術部共完成106臺急診手術,其中有19例是煙花爆竹導致的眼外傷,年齡最小的傷者僅3歲,令人揪心。
這名患兒叫小軒,來自安徽亳州渦陽縣。2月9日下午,小軒被鞭炮炸傷左眼,家人帶他緊急趕到當地醫院救治,當晚23時30分在當地醫院建議下緊急跨省轉診到我校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小軒媽媽情緒激動,跪求鹿曉燕醫生一定要保住孩子的眼睛。2月10日上午8時30分,河醫院區手術團隊緊急為小軒實施了“眼球裂傷縫合術+前房成形術+眼瞼結膜裂傷縫合術”,手術過程順利。從進入手術室到手術結束,小軒不哭不鬧,全程配合,讓在場醫護人員心疼萬分,呵護有加。目前,小軒在河醫院區住院部接受術后觀察。
東院區手術部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節前,東院區手術室制定了春節期間眼爆炸傷可能增多的應對預案,安排多名眼科手術專科護士參與值班,確保手術快速銜接、安全進行,為患者爭取救治時間。
大年初一,東院區手術室值班護士一上班就開啟了超長待機模式,從大年初一早8時至大年初二早8時,24小時內配合完成20多例各類急診手術,其中眼爆炸傷手術10例。這10名傷者有兒童也有成人,多從基層醫院轉診而來,且大部分傷勢較重。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醫院接診的大部分眼外傷患者是在觀看煙花時遭受的眼部外傷。在此,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呼吁大家燃放煙花爆竹務必注意安全,觀看時應遠離燃放點,避免燃放碎屑掉落眼中。如果碎屑或其他異物入眼,千萬不要強行拔除或揉眼睛,避免可能存在的倒刺對視網膜造成更大傷害。正確的做法是:用一塊潔凈的紗布或手帕蓋在創面上,手掌心保持空心姿勢輕捂傷眼,不可壓迫眼球,盡快到正規醫院救治。
8名護理人員24小時連軸轉,團結奉獻
2月11日是大年初二,河醫院區手術部迎來了最忙碌的時刻,8名護理值班人員24小時連軸轉,配合完成了24臺手術。
在高負荷工作量下,為了確保手術安全,手術部呼叫備班人員王濤、趙少英、趙靜、袁勇等緊急前來支援。支援人員接到電話后及時到崗,主動要求分擔手術量。剛支援結束一例手術的護士趙少英,還未來得及休息就直接請纓再戰:“我再干一臺剖宮產吧。”下班前,趙少英對值班的同事說:“晚上如果忙不過來,你們還給我打電話,我一定隨叫隨到。”臺下巡回護士王濤手術剛結束,接到DSA手術間支援請求,果斷前往:“交給我,放心吧!”不負所托,不負信任,團結奉獻,這種信念已經深刻在鄭大一附院手術部每一位成員心中。
一塊魚骨贏得患者尊重,患者至上
正月初五凌晨2:30,一位老先生在家屬陪同下急匆匆趕到河醫院區急診科。家屬告訴接診大夫桑建中,老先生誤吞了一塊魚骨,輾轉去了三家醫院都沒能取出來。老先生精神狀態不太好,手術室護士龐思涵始終守護在他身旁,小心看護、輕聲安撫。老先生情緒穩定后接受了“喉鏡下食道異物取出術”,這塊“闖禍”的魚骨頭被順利取出。在護送老先生回病房的路上,家屬一直對手術室護士表達謝意:“感謝你們手術室團隊,感謝咱們鄭大一附院!你們值得老百姓信賴!”
春節期間,還有一位“大愛天使”和她的家人讓河醫院區手術部醫護人員感動至深:這名花季女孩因突發腦出血,最終進展到腦死亡狀態。家人悲痛之余選擇了大愛之舉,決定捐獻這名女孩的全部可用器官給他人以新生,讓更多生命在這個新春之年重燃希望之光。
大年初一新生命降生,充滿希望
大年初一凌晨2時30分,南院區手術部內,伴隨著一陣響亮的啼哭聲,一個小生命誕生了。產科主任醫師周仲元細心地把寶寶擦拭干凈,包起后輕輕放在媽媽賀女士懷中。賀女士輕撫著懷中的“小龍子”,滿心感激:“謝謝你們,新年快樂!”
南院區手術部共有近70名護士,春節期間,24小時輪流值班,如遇特殊情況,備班人員半小時內必須到崗。大年初四這天,手術部值班人員從早8時開始,一直忙碌到初五凌晨4時,共配合完成8臺手術,其中4臺剖宮產、1臺胃腸造瘺、1臺宮外孕、2臺顱內血腫清除。
堅守是一種責任,堅守是一種擔當,堅守是一種奉獻,這就是鄭大一附院手術部這群“春節不歸人”的經歷。新春佳節,萬家團圓,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奮戰一線,守崗奉獻,用行動詮釋了“優質服務,患者至上;精誠協作,安全手術”的工作理念,用“敬業”為健康添“福”,用“堅守”為生命守歲。他們不愧是患者最堅實的“醫”靠!

醫生為患者做眼部手術

河醫院區手術部8名護理人員連續工作24小時

南院區手術部大年初一迎接新生命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