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奏號角 青年助振興——鄭州大學青年學子開展“三下鄉”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少年志高遠,奮進恰此時。為深度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青年工作的重要理念,鄭州大學的青年才俊們于暑假之際,返歸家鄉故園,步入紅色圣地、文化古城與村落社區,踴躍展開形式繽紛的“三下鄉”實踐之旅。他們以青春為號角,踐行使命擔當,赴約家鄉,增長才智,奉獻力量。
初心如磐映前路,使命在肩啟新程
在紅色實踐基地,青年學子們追尋先輩的足跡,回溯那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在各宣講場所,青年學子們身體力行去傾訴那過往歷史。從憑借紅色資源去感悟黨史的深厚內涵,到目睹家鄉的發展演變,再到深入人民大眾之中,近距離地進行黨史精神的傳播與闡釋。他們實際考量,一次次地深入中感悟歷史的力量,體悟當下的巨大變遷。
在新密市曲梁鎮實驗小學,“教育扶貧,知識興農”實踐隊的成員堅持黨中央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理念,通過基礎知識的傳授以及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向大山里的孩子傳遞知識的力量。在黃河流域,“同飲黃河水,共保母親河”團隊的成員通過回望“以水帶兵”的抗戰歷史,探究八卦亭黃河流域的治理艱辛史,通過治理展覽館的考察,認識到當今的生活源自黨的忠實和人民的艱辛付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類的幸福河”的理念是黨中央的號召,也是黃河治理秉持的根本精神。
醫療援助顯擔當,愛心傳遞暖人心
在健康中國建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奉獻青春力量。第二臨床醫學院實踐隊發揮所長,以“青醫啟航助健康,醫行千里獻力量”為主題,以青年醫學生身份和視角記錄偉大祖國的鄉村振興之路、以社會及人們需求為導向普及醫療服務專業化、以點亮生命安全之燈提升群眾急救知識,深入盧氏縣興賢里、官道口社區進行免費義診、健康體檢、科普宣講、健康咨詢等保健服務,將鄭州大學臨床醫學院優勢科研、教學資源帶到基層,送到群眾身邊。本次健康系列服務,累計服務超過1600名群眾,完成健康咨詢1086人次,在服務群眾、宣傳好就醫工作之余,實踐隊員們還向感興趣的群眾累計發放《招生簡章》超過200份,展現了鄭大學子服務他人的精神面貌。
攜手患者赴“診”途,同行共筑健康夢。第三附屬醫院組織開展“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務活動,實踐隊員們身穿紅色馬甲,在門診大廳為患者們指引科室的方向,協助辦理手續;他們不僅為患有發育行為障礙的孩子們送去玩具和圖書,邀請孩子們參與趣味游戲,還帶領孩子們學習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鄭大醫學生們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用實際行動繪就輝煌的青春、健康畫卷。
普語傳聲鄉韻悠長,愚公精神賦能振興
教育鑄魂,智慧生根。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星火夢”推普實踐團通過開展跟讀繞口令、學唱融水苗族自治縣縣歌等互動課程,一對一或一對多地進行發音的精準糾正,幫助當地兒童提升語言能力,并圍繞普通話推廣現狀、具體舉措、推普難點、改進辦法等方面開展調研活動。隊員們了解到普通話推廣在鄉村的重要意義,也用自身教育實踐助力鄉村振興。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在河南濟源,“鄭州大學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學習”實踐團在參觀愚公移山精神紀念館中重溫革命歲月,感悟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可喜變化,學習愚公移山精神的起源、發展和影響,就學習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展開交流討論。隊員們從愚公精神中汲取力量,也進一步感受到愚公精神在濟源發展之路上依舊綻放異彩。
青春不問歸期,實踐自有答案。實踐隊員通過深入考察、實地調研、親身互動等方式,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留下青春足跡未來,實踐團隊將繼續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錘煉品格、練就本領,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的青春動力。



鄭州大學青年學子開展“三下鄉”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豫見鄭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