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監測預警”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756次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召開。鄭州大學左其亭教授應邀參加并作專題報告。
會議重點圍繞自然資源耦合過程與模擬預測、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效應、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一體化觀測技術、地理信息大數據及智能化服務四項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左其亭以“水資源要素監測與區域水平衡計算”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報告中針對水資源要素監測,提出要建立對降水、蒸散發、地表水、地下水、河湖水位、流量、泥沙等關鍵要素的天-空-地全覆蓋監測網,構建水資源要素感知體系與模擬體系;針對區域水平衡度量方法的計算及應用需求,左其亭從水資源要素監測、數據共享平臺建設、智能監測設備研發、模擬器大科學裝置、交叉學科建設等方面給出發展建議。
據悉,香山科學會議是由科技部(前國家科委)發起,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創辦,是我國科技界以探索科學前沿、促進知識創新為主要目標的高層次、跨學科、小規模的常設性學術會議。(陶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