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瑰寶:科技與文化遺產的互融共生”科學文化論壇在鄭州大學舉行,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二級巡視員姚振清出席。河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洪軍,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胡少偉出席并致辭。河南省科協,中科海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水利與交通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歷史學院、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和師生代表參加論壇。
胡少偉代表學校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他強調,鄭州大學地處中原大地,根茲文明源起,具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緣優勢,本次研討交流將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豐富學術資源,為鄭州大學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視野。他期望各位專家能為鄭州大學的一流大學建設、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真知灼見,共同助力鄭州大學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鄧洪軍在致辭中表示,科學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璀璨明珠,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核心力量,科學文化的脈絡貫穿了人類歷史長河,對科學文化進行探源,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溯,更是一次對現代科學精神與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與闡釋。此次中國科學文化探源活動走進河南,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方合作,推進文化軟實力和科技硬實力的融合發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良好氛圍。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譚徐明、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劉杰、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尚智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海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星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俊才分別從水利技術與水利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建筑、金屬冶煉歷史、玉文化等方面作了專題講座。會上,專家學者圍繞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宣傳闡釋和活化利用、科學普及等工作進行分享討論,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