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舉辦“新時代大學教學創新的內涵與設計”學術報告會
為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創新,構建新的教育生態,12月20日,鄭州大學教務部邀請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郭建鵬來校作“新時代大學教學創新的內涵與設計”專題報告。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海杰出席并主持會議,各學院教學院長、專業負責人、教學秘書、教師代表、教務員及教務部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郭建鵬在報告中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與挑戰,詳細闡述了一系列教學創新的理念與模式。他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他結合自己在該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成果,分享了具有實操性和現實指導性的教學創新路徑,并向與會人員展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等內容。
王海杰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郭建鵬教授的報告理念新、方法實、針對性強,對我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他指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要緊緊圍繞四個關鍵點加速推進:一是“重自主”,通過推進學分制改革,賦予學生學習選擇自主權,適應數智化時代對個性化人才培養的需求,改變工業經濟時代標準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二是“超學科”,要強化學科的交叉融合,體現“四新”專業特色,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性重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跨學科思維能力;三是“數智化”,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數智技術賦能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提升教學和管理效率與質量;四是“強思維”,注重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創新思維和批判思維等,提升學生運用這些思維方式去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他強調,教育教學是有溫度有情懷的事業,鼓勵大家要做“有視野、有胸懷、有能力、有擔當、有操守”的好老師。
此次報告會為鄭州大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教學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全校師生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勇于探索,勤于實踐,矢志不渝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邁向新臺階、開創新篇章。
豫見鄭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