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建立十周年之際,近日,由鄭州大學與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共同主辦,濮陽市人民檢察院與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檢察院共同承辦的第一屆檢察公益訴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濮陽召開。研討會以“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郭立新,濮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孫起鵬,鄭州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陳曦,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田凱出席會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檢察理論研究所、中國法學會及16所高校科研機構的30余位專家學者和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余位實務專家參加研討會。
陳曦在致辭中介紹了鄭州大學以及鄭州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她表示,在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和鄭州大學黨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鄭州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院在公益訴訟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與實務部門分享實踐經驗,與學術界交流研究成果,共同推動公益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檢察公益訴訟法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撐。
主題研討環節,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秦天寶,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王周戶,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潘劍鋒,圍繞“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理論與實踐”主題分別作了主旨報告。
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和實務代表對此次會議的各個專題開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討。在“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法理闡釋”專題,各位專家分別從不同法律領域的理論依據,勾勒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理論框架。在“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判斷標準”專題,各位專家討論了各類公益訴訟案件在主體資格、受案范圍等方面的界定原則。在“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與精準性、規范性”專題,實務代表們重點分享了其辦案過程中的寶貴經驗,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方法。在“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的程序保障”專題,各位專家從案件辦理的不同環節交流了如何優化程序設計,確保公益訴訟案件的順利推進。
與會專家與實務代表一致認為,此次研討會理論研究有深度、實踐經驗有亮點、交流互動有成效,并表示將以此次研討會為新的起點,繼續深化理論研究筑牢制度根基,強化實踐探索提升辦案質效,努力推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