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鄭州大學“嵩陽大講堂”第九講別敦榮教授報告會在主校區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胡少偉出席活動,相關部門及院系師生代表260余人現場參加。學術副校長劉呂紅主持報告會。
聘任儀式上,胡少偉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別敦榮頒發“嵩陽大講堂”主講嘉賓證書。
如何認識智慧教育?別敦榮以《智慧教育的內涵與生態建構》為題,從智慧教育的內涵與特征、智慧教育生態系統的構成及其作用、智慧教育生態系統建構路徑三個層面向大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智慧教育,分享了他在智慧教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表示,智慧教育是能動的人工智能,學校是智慧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智慧教育介入傳統教育,必將帶來教育目標的重塑和教育教學過程的重構。
“我們的教育離智慧教育還有很遠的路程。”別敦榮表示,未來應從四個方面強化智慧教育與傳統教育的融合。從教師角度來講,要全面加強教師人工智能素養培訓。從學生角度來講,要提高每一個學生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從學校角度來講,要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辦學條件建設。從社會角度來講,要加大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應用場景的研究與開發。此外,別敦榮還向師生解答了“教師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等熱點話題,引發了現場的熱烈討論。
互動交流環節,當被青年教師提問到,“青年教師如何更好地成長?”別敦榮說,大學教師是一個青春職業。從教學角度來看,大學老師要敏銳感受到學生的變化,不斷更新教學智慧,保持教學的創造性;從科研角度來看,要不斷激勵自己發展、創造。在面臨挫折的時候,要理性地看待,要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信念,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
本期“嵩陽大講堂”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和鄭州大學官方微信視頻號、官方微博平臺直播,瀏覽量近2萬次,既讓廣大師生暢享了一場高質量、有新意、前瞻性的學術盛宴,也給師生上了一堂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大思政課”。現場聆聽報告的教育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李優獲益匪淺:“別敦榮教授的講座,讓我對智慧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我相信未來智慧教育對我們學生的高階認知能力和數字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胡少偉為別敦榮頒發“嵩陽大講堂”主講嘉賓證書

別敦榮報告會訪談環節

劉呂紅主持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