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學校實施“221”戰略、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任務的攻堅之年,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我們扛起“強國建設、鄭大有為”的時代責任,錨定“兩個關口”,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統領,以人才引育為關鍵,奮力推進一流大學建設再上新臺階,書寫學校事業發展史上新的華章!這一年,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在立德樹人、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文化傳承、開放辦學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日月其慆,時光不待。為全面回顧學校一年來的發展,由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主辦的“鄭州大學2024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日前結束,經廣大師生和校友投票,并結合專家評議意見,“鄭州大學承辦教育部2024年度部省合建工作會議”等10條新聞入選“鄭州大學2024年度十大新聞”。
“鄭州大學2024年度十大新聞”如下(按照新聞發生時間排序):
1.鄭州大學承辦教育部2024年度部省合建工作會議
4月9日,教育部在鄭州召開2024年度部省合建工作會議,總結工作,分析形勢,推進部省合建高校高質量發展。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復旦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貴州大學有關同志發言。
會后,與會代表到鄭州大學調研資源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考古學科建設創新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智能集群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對學校建設與發展成效表示肯定。
本次會議由教育部主辦,河南省教育廳和鄭州大學共同承辦,規格高、影響大,各方面廣泛關注。學校對辦好會議高度重視,周密安排,精心籌備,圓滿完成承擔的各項任務,充分展示了學校“雙一流”建設和部省合建的突出成績,展現出鄭大師生矢志一流、團結奮進的良好精神風貌,進一步推動了合建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引起良好反響。會議的成功舉辦,必將對縱深推進部省合建工作,加快合建高校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2.鄭州大學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6月14日,鄭州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在主校區舉行。審核評估專家組組長、西北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原常務副校長黃維院士及入校評估專家組全體成員,副省長宋爭輝,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自鋒,全體在校學校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專家組成員圍繞學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育人成效、教師隊伍、學生發展、國際化辦學、教學資源與利用、質量保障等方面,逐一進行了個人意見交流,提出相關改進建議。與會專家從總體上對鄭州大學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較高評價。
據悉,受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委托,22位境內外專家組成審核評估專家組,于5月20日至6月14日對鄭州大學進行了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并于6月12日至14日開展入校考察。評估期間,專家組進行了聽課看課,訪談了校領導、部處及院系負責人,調閱試卷、畢業論文、人才培養方案等各類支撐材料1700余份,實地走訪相關部門、用人單位和實踐基地。

3.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在航空港區開工
7月12日上午,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在航空港區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樓陽生到航空港區出席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項目開工儀式,并深入省醫學科學院和部分省實驗室、企業,調研平臺建設、人才引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情況。
建設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是我省深化高等教育“三個調整優化”、完善提升“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的又一重要舉措。開工儀式上,鄭州大學、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分別匯報新校區規劃建設情況。新校區位于中原醫學科學城的核心位置,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教學、科研、生活用房等,二期主要建設研究型醫院、醫工交叉等醫學科研創新平臺。項目建成后,可容納在校生1.5萬人左右。“我們將構建集教學、科研、醫療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大學綜合體,打造醫學人才搖籃和創新高地,為健康河南建設增添新活力。”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在開工現場講到。
醫學教育是“雙一流”建設的重點,鄭州大學臨床醫學學科為國家一流建設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學科、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建設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符合“新醫科”深入融合發展的趨勢,順應體制機制的改革要求,能夠贏得更多的資源和平臺,助力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為河南打造醫學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4.鄭州大學入選2024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人數再度攀升
9月16日,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愛思唯爾數據庫發布最新《2024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鄭州大學48位教師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較上一年度增加12位;142位教師入選“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單”,較上一年度增加11位。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不僅是對入選學者個人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鄭州大學學科建設成效的突出體現。下一步,鄭州大學將繼續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優勢學科提升計劃、基礎學科振興計劃、新興交叉學科培養計劃,以分賽道發展體系筑牢學科優勢,圍繞高層次人才、高水平成果持續發力,強化有組織科研,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學科發展平臺和學術研究平臺,推動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
5.鄭州大學首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揭牌
9月24日下午,鄭州大學在主校區舉行惠靈頓學院揭牌儀式暨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該學院由鄭州大學與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合作舉辦,也是鄭州大學舉辦的首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校長李蓬院士在開學典禮上致辭。她表示,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以良好的教育質量和杰出的研究成果著稱,鄭州大學也正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闊步前行。鄭州大學惠靈頓學院是雙方長期合作、雙向奔赴的結晶,是中新教育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李蓬向惠靈頓學院新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直面挑戰、克服困難,盡快克服教育模式轉換、英文教學環境等多重考驗,為成就更優秀的自己而不懈努力;二是要學會傾聽不同文化的聲音,認識和尊重世界的多樣性,在比較與借鑒中拓寬視野;三是要立足鄭大、著眼未來、面向國際,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全面培養全球勝任力,早日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一流人才。她希望鄭州大學惠靈頓學院越辦越好,成為中新高等教育合作的新高地、促進文明互鑒的開放地、一流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示范區。
會上,教師代表劉立妍和學生代表范欣睿分別發言。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校長史密斯和鄭州大學校長李蓬共同為“鄭州大學惠靈頓學院”揭牌,并互贈禮品。副校長張倩紅在主持講話中鼓勵同學們以開學典禮為契機,志存高遠,開放自信,以優異成績詮釋“讓每個學生更優秀”的人才培養理念,成就一流國際化創新人才的新夢想。

6.丁薛祥在河南調研期間視察鄭州大學
10月14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河南和江蘇調研經濟運行、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力提效實施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在河南鄭州,丁薛祥前往中原科技城、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和鄭州大學,調研科技創新集群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兩重”項目建設等情況。丁薛祥指出,要高質量推進“兩重”項目建設,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集中力量辦好一批符合國家戰略需要的大事要事。細化落實“兩新”政策,促進投資和消費穩定增長。依靠自主創新壯大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調研中,丁薛祥要求有關部門強化要素保障,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更好發揮帶動和支柱作用,為全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豫期間,省委書記樓陽生、省長王凱分別陪同調研。
在鄭州大學,丁薛祥視察了資源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荷園6號樓學生宿舍和現代分析與基因測序中心。

7.鄭州大學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精彩呈現“河南三分鐘”并接旗承辦2025年大賽
10月15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冠軍爭奪賽在上海舉行。作為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的承辦方,鄭州大學呈現了精彩的“河南三分鐘”,得到教育部和河南省有關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贊賞。
鄭州大學來相聚,青春河南歡迎您!2025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將由教育部等12個部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大學承辦。下一步,學校將秉承“創新無限,大美河南”宗旨,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科技創新雙向奔赴,引導廣大學子將學科專業素養融入科技創新之中,著力激發學習熱情和創新精神,為打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盛會蓄力賦能。

8.鄭州大學在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取得新突破
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陜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共青團陜西省委承辦的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終審決賽在西安舉行。鄭州大學共有6項作品參加決賽,并取得1項金獎、1項銀獎和4項銅獎的優異成績,實現了學校在該項賽事上的新突破。
一直以來,鄭州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創新人才培養和項目培育,積極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系列賽事,引導和激勵青年學子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深刻的社會觀察,不斷增強對國情社情的了解,激發創新精神,培育創業意識。下一步,學校團學系統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把創新實踐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為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9.鄭州大學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位列全國第九位
11月25日,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布了2024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6批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名單,鄭州大學共有55人入選,位列全國第九位。
近年來,鄭州大學在各項博士后項目資助中不斷斬獲佳績,獲資助項目數量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博士后群體作為我校科研力量的“生力軍”、師資隊伍的“蓄水池”,在助力一流大學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瞄準國家戰略,聚焦高精尖缺,依托大平臺、大項目,持續加大博士后經費投入,不斷提高博士后的引育質量。
10.鄭州大學無氨氮鉬冶金技術國內外首創,專利技術轉讓6000萬元
11月30日,鄭州大學與河南金渠鉬業有限公司在主校區舉行“無氨氮鉬冶金新技術”成果轉化簽約儀式。
“無氨氮鉬冶金新技術”成功轉化,合同額達6000萬元,是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首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也是鄭州大學2024年轉化金額最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無氨氮鉬冶金這一顛覆性技術的落地,將補齊我省鉬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助力我省成為世界級的高純鉬生產與加工基地,在中原大地立起一座“鉬”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