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醫學會正式公布了2024年中華醫學科技獎獲獎名單,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余祖江教授團隊憑借“腸道微生態在肝臟炎癌轉變中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項目榮獲青年科學技術獎,成為全國僅有的10項青年科學技術獎之一,實現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乃至河南在中華醫學科技獎青年獎上零的突破。
該項目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員包括任志剛、余祖江、鄭樹森、蔣建文、崔光瑩、孫冉冉、李昂、魯海峰。研究團隊針對肝臟炎癌轉變過程中機制不明確、早期診斷技術和治療藥物缺乏的臨床難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等炎癥性肝病向肝癌的轉變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并在炎癌轉變機制、無創診斷及治療手段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項目的創新成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腸道微生態通過“腸-肝軸”促進炎癥性肝病進展的理論,為抑制肝臟炎癌轉變提供了新的靶點和理論依據;二是團隊率先發現腸道微生態可通過血清膽汁酸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進而促進肝癌進展,并建立了肝癌無創診斷及預后新工具,為肝癌的精準診斷和新藥研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三是團隊發現靶向腸道微生態-代謝軸可改善終末期肝病的臨床結局,為開發新型臨床藥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項目研究過程中,余祖江教授團隊共發表學術論文85篇,其中包括《Gut》《Advanced Materials》《Genome Medicine》《Advanced Science》等15篇領域頂級期刊。該項目為肝癌的無創早期診斷和臨床預后提供了新的方法,顯著降低了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推動了肝病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據悉,“中華醫學科技獎”設立于2001年,是中華醫學會面向全國醫藥衛生行業設立的科技獎,是經原衛生部、科技部通過批準的全國首批社會力量設立的26個獎項之一,也是醫藥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其旨在獎勵醫學科學技術領域有杰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對于提高中國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廣和普及先進醫學科學技術,激勵科技人員攀登科技高峰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