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首屆青年史學家嵩山國際會議在主校區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胡少偉出席會議。來自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英國阿爾斯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故宮博物院等國內外知名學府、科研院所的80余名專家學者、青年史學家參加會議。
胡少偉致辭。他從辦學歷史、辦學規模、辦學成就等方面簡要介紹了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他指出,提升學術的國際化水平,開展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新時代史學研究的應有之義。學術薪火在傳承中永續,文明力量于創新中永恒。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青年史學家以此次會議為舟,共溯真理長河;以思想碰撞為楫,同繪學術新卷。
歷史學院負責同志匯報會議籌備情況,并向與會青年史學家誠摯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加盟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主題報告環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孫來臣教授、澳門大學魏楚雄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張華騰教授、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廖朝驥教授分別以《無名之物:全球視野下的越南食鹽非專賣史(約1000-1896年)》《大變局時代的歷史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視角》《國際視野下的中國近現代史諸問題研究》《重新理解馬來西亞——研究視角、課題與趨勢》為題作了精彩報告。分組討論環節,共設置中國古代史(隋唐以前)、中國古代史(宋元以后)、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四個分論壇進行論文宣講與點評。
本次活動由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國際交流與合作處、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社會科學研究院、規劃與學科建設部、歷史學院聯合承辦,河南省歷史學會、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與東盟研究院協辦。會議征文通知發出后,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青年史學家的積極響應,共收到273篇投稿。會議組委會組織專家學者對投稿論文進行評審,共計評審出80篇獲獎論文并邀請作者參會。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