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舉辦國際友人與東方外交史國際學術會議
近日,由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河南省中國國際友人研究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和東盟研究院聯合承辦的國際友人與東方外交史國際學術會議在鄭州大學召開。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海杰,河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徐恒振、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奉林和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會長劉昕生出席會議。來自俄羅斯、美國、意大利等10余個國家的嘉賓,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30多所國內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王海杰在致辭中代表鄭州大學向與會的國內外專家表示歡迎。他指出,本次研討會將國際友人與東方外交兩大主題深度融合,不僅是史學界一次前沿性的學術盛會,更是一次跨越時空、聯結東西文明的思想對話。他強調,鄭州大學作為扎根中原大地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始終致力于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特別是歷史學、國際關系和區域國別學的創新發展。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東盟研究院聚焦中東、東南亞以及更廣闊的東方世界,在區域國別研究、文明互鑒方面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特色。他期待通過專家的深入研討,產出豐碩的學術成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歷史思考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大學宋成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文洪研究員、武漢大學張思齊教授、哈薩克斯坦絲綢之路高校與咨詢公司協會主席努爾占·拜特米洛夫(白然)先生,外交部前駐外大使、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顧問甄建國,鄭州大學張倩紅教授等圍繞知名國際友人的事跡、思想主張,國際友人的特征范疇、精神要義,新時期國際友人研究的現狀進行了深入探討。分論壇圍繞“國際友人”“東方外交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主題進行了充分研討。
本次會議匯聚四方學者,集合高質量文章,聚焦國際友人研究、亞洲外交和文明交流的核心議題進行研討。會議通過思想交流和精神傳承,為發揚國際友人精神、促進中外友好、推動相關研究走深走實,深化中國與周邊國家學術交流與務實合作注入強大動力。(宋曉森 謝志恒 供稿)

鄭州大學舉辦國際友人與東方外交史國際學術會議
豫見鄭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