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河南站”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
近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河南省圖書館承辦,鄭州大學圖書館協辦的2025“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河南站”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觸摸文明脈動,傳承千年文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超,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王沛,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海杰,河南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黃寒秋、公共服務處處長底鮮平、三級調研員曹寶衛等出席啟動儀式。河南省圖書館、鄭州大學圖書館等單位負責同志,以及100余名師生參加啟動儀式。河南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李勇主持啟動儀式。
王海杰在致辭中表示,鄭州大學作為扎根中原沃土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始終高度重視古籍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積極響應國家古籍保護計劃的號召,充分利用學校相關院系古籍教學與科研師資力量,加強對館藏古籍的整理與研究,推動古籍數字化服務;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為廣大學子心中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有助于培養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創新者。
黃寒秋在致辭指出,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典籍文獻資源豐富。高校是知識傳承的陣地,將古籍保護宣傳引入校園,吸引更多師生參與古籍保護工作,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智慧與力量。
王沛對河南省以及鄭州大學長期以來的古籍保護與利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對舉行此次活動的籌辦方表示感謝。他表示,“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是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高校古籍人才培養方面的新途徑,國家古保中心將持續加強古籍修復專業人才培養,積極鼓勵開展古籍數字化工作,推動文化遺產保護。
隨后,河南省圖書館向鄭州大學圖書館贈送影印古籍《嵩陽書院志》。與會領導啟動“古籍保護進校園·河南站”系列活動。
活動特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石刻研究專家趙超作題為《中國古代的石刻與碑帖》的專題講座。專題講座后,與會嘉賓及學生代表一同參與古籍傳統技藝演示活動,現場體驗石碑傳拓、線裝書制作等非遺傳統技藝,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2025“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河南站”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
豫見鄭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