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工程碩士專業(化學工程領域、動力工程領域)。
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并重,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的辦學思路。立足河南、服務全國,成為國內化工與能源工程領域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及解決經濟建設中重大關鍵技術的基地,辦成過程工程領域特色鮮明,省內領先,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型學院。
學院始建于1958年,1981年開始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1999年開始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職教職工16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120人,雙聘、外籍和國內兼職院士4人;教授38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9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6人,省級以上勞模、優秀教師、學術帶頭人等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鄭州大學特聘教授2人。有2位教師分別擔任教育部3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委員職務。
學院有國家鈣鎂磷復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國家科技部批準設立)、國家化工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設立)等16個科研機構及全國磷肥與復肥信息站,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磷肥與復肥》專業技術刊物及行業內部發行的《磷復肥與硫酸信息》。
學院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含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制藥工程6個二級學科),其中化學工藝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博士后流動站和“化工過程機械”二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碩士點(含化工過程機械、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工程熱物理、制冷與低溫、動力機械及工程6個二級學科)。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有發酵工程、安全工程等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化學工程領域、動力工程領域2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或在職工程碩士點,化學工藝專業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以及“化學工程與技術”、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等。已為國家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580余人。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有36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3人,碩士研究生291人,另有專業學位碩士在讀學生30人。
學院十分重視研究生培養工作,并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2009年被確定為碩士研究生“學術型”和“應用型”分類培養改革試點單位,并全面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2010年開始主要面向應屆本科生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首創推行“首席導師+導師組”的多元綜合指導體系;著力抓好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建設、學位論文質量,加強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研究的監管;廣邀專家學者開展“學術講座”,使學院的學術氣氛日益濃厚。自2007年起,學院每年舉辦模擬國際研討會的“研究生英語科技報告會”,承辦學校“博士生學術論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競賽活動,鼓勵和支持研究生參加課外科研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以期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學院將繼續建設與研究型學院目標相適應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與管理體系,為國家培養更多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業人才。
竭誠歡迎廣大考生積極報考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研究生!
一、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
1、2007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2、2006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入學前未達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二、考試
(一)考試科目
1、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英文名稱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簡稱“GCT”);
2、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
(二)考試方式
工程碩士生入學考試采取兩段制考試方式。第一階段為全國的聯考,所考科目的命題及閱卷工作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統一安排;第二階段由鄭州大學組織。
第一階段,報考鄭州大學的所有考生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GCT”考試(考生取得的“GCT”成績一年有效)。該階段主要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考生當年只可選擇一個培養單位的一種專業學位報考。鄭州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GCT”成績合格分數線。
第二階段,按照鄭州大學的時間要求到報考的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申請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持有2009“GCT”有效成績的考生,可以此成績向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選擇“化學工程領域”或“動力工程領域”任一專業,申請報名參加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鄭州大學將根據考生的“GCT”成績、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結果決定是否錄取。
參加第二階段考試的所有考生需填寫《2010年參加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第二階段考試的考生情況登記表》(一式兩份),可從網上下載。
關于鄭州大學2010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綜合測試及面試詳情,請關注鄭州大學研究生部網站或電話咨詢相關院系。
(三)全國聯考科目的命題依據
“GCT”試卷由四部分構成: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外國語(英語)運用能力測試。“GCT”試卷滿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每部分為45分鐘。“GCT”命題依據《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指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三、報名
2010年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報考采取網上報名與現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即考生在規定的網上報名時間內,登錄http://hnwb.plaieu.cn,按要求填寫、提交報名信息;然后在規定的現場報名時間(7月16日-19日)到指定地點照相、確認報名信息。只完成網報,未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辦理照相、繳費及簽字確認等相關手續的,本次報考無效。
1.網上報名
網上報名時間: 2010年7月1日—13日
考生在規定的網上報名時間內,登陸http://hnwb.plaieu.cn,按要求填寫、提交報名信息。考生網上報名成功,系統將自動生成《2010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審查表》。
2.現場確認和準考證發放
現場確認時間:7月16日—19日
網上報名結束后,報名者須在規定的現場確認時間內,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和網報編號到現場確認點(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科學大道62號,科學大道與瑞達路交叉口東200米路北,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新校區訓練館)繳納報名考試費、照相,同時,領取《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考試考生守則及違規處理規則》,并認真閱讀。
報考者應在規定的報名期限內進行網報和現場確認,逾期不予辦理。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相關材料證明其符合報考有關學位類別的條件,供現場確認點工作人員審驗,同時現場打印資格審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報名信息一經簽字確認,一律不得更改。如出現報名信息不準確等后果均由考生自負。考生須將現場打印的資格審查表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下同),核準表中內容、填寫推薦意見,并在電子照片上加蓋公章。
準考證由省學位辦委托現場確認點發放。考生于10月27—29日到指定地點領取,具體領取地點見網報頁面通知。
注:考生須訪問省學位辦網站(http://xwb.haedu.gov.cn)瀏覽更多報名考試信息。
3.資格審查的時間、程序和辦法
各位考生報名前務必按照報考條件認真自審報考資格,鄭州大學資格審查工作將在學校自命題考試前進行,對于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準參加自命題考試,對提供虛假信息的考生,一經查實,隨時取消其報考錄取資格,責任由考生自負。
鄭州大學資格審查的時間為2010年10月29日,請考生持資格審查表、相關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各兩份(如考生持境外學歷、學位報考,資格審查時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兩份到鄭州大學南校區學習堂進行資格審查,鄭州大學研究生部和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將在此聯合辦公,并繳納自命題科目考務費(按發改委審批標準收取)。具體時間為上午8:30-下午18:00。未經資格審查的考生,鄭州大學將不予錄取。
四、考試時間
1.全國聯考時間為2010年10月31日
GCT: 10月31日 8:30-11:30
考試地點:見準考證。
2.學校自命題專業課考試考試時間為2010年10月31日19:00-22:00,考試地點另行通知(詳見鄭州大學研究生部網站及資格審查現場的公布),屆時研究生部將公布考場安排,考生須持聯考準考證及身份證件進場考試。
五、錄取辦法
錄取工作由鄭州大學組織和確定,錄取分數線由鄭州大學自行劃定。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在面試時將進一步驗證考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加強對考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考核,根據考生入學考試成績(含面試),擇優錄取。
六、培養方式、學習年限及學費
1.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進行培養,分段集中授課與指導閱讀、研究相結合,具體安排由相關院系確定。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半至3年。
2.學習期間的培養費按省發改委批準的標準收取,教材費按實收取。
3.學員在讀期間,一切關系均在原單位,由原單位負責其所有待遇。
七、其他事項
1.鄭州大學各工程領域錄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為校當年錄取總人數的10%。其中水利工程領域,錄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所占比例可單列,但不得不超過該領域當年錄取人數的20%。
2.按照教育部規定,報考教育部下達招生規模內碩士生的考生,不得轉錄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錄取限額內的在職攻讀工程碩士生。
鄭州大學研究生部
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
2010年7月5日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10-16 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