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楊明 信息來源:醫學科學院 發布日期:2017.09.28 閱讀次數:21537
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是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科研與管理機構,主要致力于腫瘤防治領域的科學研究,下設基礎研究、轉化醫學、實驗動物三大科研平臺,七個研究中心,肩負著引領我校醫學學科率先進入一流學科、實現國際化、培養一流人才的重要使命。
轉化醫學平臺位于東校區博士后樓,經過前期的調試和試運行,已經具備正式運行的條件。該平臺購置了流式細胞儀(BD airl III)、激光共聚焦顯微鏡(LSM880)、高效色譜系統(GE avant150、熒光定量PCR儀(ABI )、高效能離心機、全自動玻片掃面系統、酶聯免疫斑點分析儀等大型設備,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實驗相關設備。改造建成了符合GMP標準的病毒載體制備室和細胞基因治療制劑制備室。
目前,圍繞腫瘤信號轉導、蛋白質組學和抗體研發等方面為重點的細胞信號轉導和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以細胞與基因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以腫瘤防治的轉化研究為核心的細胞與基因治療研究中心,在此平臺開展工作。
該平臺還將開展分子生物學、腫瘤病理以及干細胞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根據《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醫學科研平臺運行管理辦法》(詳見醫學科學院網站),平臺實行 “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該平臺除服務于醫科院體系聘任的各級研究人員外,還對符合醫科院整體發展方向,并且承擔高水平科研項目的我校教職工(代稱流動科研人員)開放使用。
一、流動科研人員入駐條件
流動科研人員入駐需要提交申請,經專家委員會討論后,由管理委員會負責簽訂入駐合同。根據合同繳納一定的入駐費用,主要用于公用實驗材料的開銷。大型儀器的使用費用參照學校相關管理辦法。平臺為流動科研人員提供實驗室和辦公空間。
流動科研人員入駐需優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或同等級別項目。
2.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4.醫科院PI臨床合作伙伴:按醫科院聘任正式PI所配備條件,每個PI可選擇臨床合作伙伴(高級PI可有2-3個臨床合作人,初級PI有1個臨床合作人),合作人原則上應為教授以上職稱,能在2-3年內和醫科院PI產生共同的科研成果,如申請重大課題、發表高質量文章。此類教授被聘為醫科院榮譽臨床科學家,中心主任批準填寫申請表,專家委員會評議確認后,管理委員會辦理相關手續。
二、流動科研人員退出規定
平臺流動科研人員實行退出機制。承擔科研基金的入駐人員,根據合同,在課題項目結束的當年退出醫學科研平臺。如又承擔新的課題需入駐,必須再次申請并得到批準。不承擔課題的流動科研人員在合同到期后必須于合同結束的當日退出醫學科研平臺,并交接相關實驗材料。
歡迎全校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著腫瘤防治研究方向,根據自己的實驗情況,申報使用平臺。
首批申報截止日期:2017年10月25日。
申報材料一式兩份:1.審批表(見附件),2.承諾書(見附件),3.科研項目批準文件。
材料提交地址:鄭州大學東校區綜合管理中心辦公室409室。
聯系人:
張忠獻66658009,15515632151
趙慧君66658007,15238076560
王曉東66658007,13949103471
醫學科學院
2017年9月27日
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10-16 17: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