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各單位:
為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弘揚紅旗渠精神,“豐碑”——紅旗渠建造者攝影展以建黨百年為核心,將鏡頭對準紅旗渠建設者,展示了當年修渠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覽以人物肖像和環境肖像為主要展片形式,分為“團結協作”“英模競彩”“無私奉獻”“群英璀璨”四個篇章,用人文主義攝影方式記錄偉大的、即將消逝的紅旗渠建造者,踐行和傳承紅旗渠精神,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開創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
一、展覽時間
2021年6月8日——6月18日
二、展覽地點
鄭州大學主校區圖書館二樓東大廳
三、展覽介紹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1960年,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百年激蕩的紅色篇章,紅旗渠是最好的見證。這是共產黨人用使命和擔當作出的戰略抉擇,是林州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寫就的輝煌篇章,是鐫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的修建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是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真實寫照,是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路標。
“豐碑”—紅旗渠建造者攝影展分為“團結協作”“英模競彩”“無私奉獻”“群英璀璨”四個篇章。第一篇章“團結協作”再現了紅旗渠建造者迎難而上、同心同德的修渠故事;第二篇章“英模競彩”記錄了修渠過程中涌現出的勞動模范;第三篇章“無私奉獻”展示了當年修渠民工義無反顧踏上太行的英雄壯舉;第四篇章“群英璀璨”歌頌了30萬林縣人民戰天斗地的奮斗歷程。
歷史可鑒,渠水如鏡。紅旗渠精神生成過程中涌現出的真實人物和鮮活案例,是我們重溫紅色歷史、感悟精神偉力的重要資源和鮮活素材。“豐碑”攝影展將鏡頭對準紅旗渠建設者,用百人百事講述最真實的修渠故事,重溫百年黨史,汲取前行力量,以昂揚姿態續寫奮斗華章!
歡迎廣大師生前來觀展。
鄭州大學黨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鄭州大學圖書館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