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疫情最新情況
一、全國本土疫情
4
月
2
日
0—24
時,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1455
例,含
118
例由無癥狀感
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上海
73
例,吉林
28
例,浙江
5
例,福建
5
例,山東
4
例,
江西
1
例,廣東
1
例,四川
1
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11691
例,具體情況
如下:
(
1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1455
例
吉林
956
例,其中長春市
723
例、吉林市
230
例、四平市
2
例、白城市
1
例;
上海
438
例,其中浦東新區
107
例、閔行區
57
例、徐匯區
44
例、普陀區
38
例、寶山區
35
例、虹口區
31
例、黃浦區
27
例、嘉定區
27
例、靜安區
25
例、
楊浦區
19
例、松江區
8
例、奉賢區
8
例、長寧區
6
例、青浦區
3
例、崇明區
3
例;
浙江
11
例,其中杭州市
2
例、湖州市
2
例、金華市
2
例、寧波市
1
例、嘉
興市
1
例、紹興市
1
例、衢州市
1
例、麗水市
1
例;
福建
8
例,其中泉州市
7
例、廈門市
1
例;
山東
6
例,其中濟南市
3
例、青島市
1
例、德州市
1
例、菏澤市
1
例;
四川
6
例,其中成都市
3
例、遂寧市
2
例、德陽市
1
例;
黑龍江
5
例,均在哈爾濱市;
江蘇
5
例,其中宿遷市
3
例、徐州市
1
例、蘇州市
1
例;
海南
3
例,均在三亞市;
陜西
3
例,其中寶雞市
2
例、西安市
1
例;
遼寧
2
例,均在沈陽市;
安徽
2
例,其中淮南市
1
例、淮北市
1
例;
江西
2
例,其中南昌市
1
例、吉安市
1
例;
廣東
2
例,其中廣州市
1
例、肇慶市
1
例;
天津
1
例,在南開區;
河北
1
例,在邯鄲市;
山西
1
例,在大同市;
湖南
1
例,在衡陽市;
廣西
1
例,在玉林市;
新疆
1
例,在烏魯木齊市。
(
2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11691
例
上海
7788
例,其中浦東新區
1949
例、徐匯區
991
例、閔行區
765
例、黃浦
區
631
例、嘉定區
587
例、松江區
565
例、寶山區
445
例、普陀區
351
例、虹口
區
313
例、靜安區
301
例、楊浦區
256
例、青浦區
221
例、奉賢區
150
例、崇明
區
108
例、長寧區
94
例、金山區
61
例;
吉林
3499
例,其中長春市
3100
例、吉林市
397
例、白山市
1
例、白城市
1
例;
安徽
93
例,其中淮南市
61
例、阜陽市
14
例、滁州市
7
例、馬鞍山市
3
例、
蕪湖市
2
例、蚌埠市
2
例、六安市
2
例、安慶市
1
例、宣城市
1
例;
遼寧
43
例,其中沈陽市
33
例、葫蘆島市
4
例、大連市
3
例、營口市
3
例;
江蘇
42
例,其中蘇州市
15
例、南通市
12
例、宿遷市
7
例、鎮江市
3
例、
南京市
1
例、無錫市
1
例、徐州市
1
例、鹽城市
1
例、泰州市
1
例;
福建
42
例,其中泉州市
40
例、福州市
1
例、莆田市
1
例;
江西
38
例,其中南昌市
29
例、撫州市
6
例、上饒市
3
例;
河北
35
例,其中邯鄲市
22
例、保定市
13
例;
河南
20
例,其中周口市
16
例、鄭州市
2
例、永城市
2
例;
湖北
18
例,其中隨州市
14
例、黃石市
3
例、武漢市
1
例;
黑龍江
12
例,其中佳木斯市
8
例、哈爾濱市
2
例、伊春市
1
例、黑河市
1
例;
浙江
8
例,其中嘉興市
4
例、杭州市
2
例、寧波市
1
例、金華市
1
例;
山東
8
例,其中臨沂市
3
例、淄博市
1
例、棗莊市
1
例、德州市
1
例、聊城
市
1
例、濱州市
1
例;
廣東
8
例,其中東莞市
5
例、揭陽市
2
例、深圳市
1
例;
甘肅
7
例,均在蘭州市;
海南
6
例,其中三亞市
5
例、海口市
1
例;
云南
6
例,其中昆明市
2
例、曲靖市
2
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2
例;
四川
5
例,其中成都市
3
例、樂山市
2
例;
新疆
4
例,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
2
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
例;
天津
3
例,其中西青區
2
例、津南區
1
例;
廣西
3
例,其中桂林市
2
例、百色市
1
例;
湖南
1
例,在長沙市;
重慶
1
例,在江北區;
貴州
1
例,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二、河南本土疫情
4
月
2
日
0
—
24
時,全省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20
例(周口市
16
例、永城
市
2
例、鄭州市
2
例),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三、校內情況
截至
4
月
3
日早
8
點,全校觀察點共有排查人員
21
人(主校區
20
人,其中
紅碼
2
人,黃碼
0
人,綠碼
18
人;南校區綠碼
1
人)。全校發熱現有留觀學生
20
人,較昨日增加
4
人。
4
月
2
日
8
時
—
4
月
3
日
8
時,全校新增發熱人員
8
人,新增留觀
5
人,解
除留觀
1
人,現有留觀
20
人,具體情況如下:
主校區新增發熱人員
7
人,新增留觀
4
人,留觀點原有
12
人,解除觀察
1
人,現有留觀
15
人。
南校區新增發熱人員
0
人,新增留觀
0
人,留觀點原有
3
人,解除
0
人,現
有留觀
3
人。
北校區新增發熱人員
1
人,新增留觀
1
人,留觀點原有
1
人,解除
0
人,現
有留觀
2
人。
東校區新增發熱人員
0
人,新增留觀
0
人。
2
月
19
日至
4
月
3
日早
8
點,全校累計報告發熱人員共
292
人(主校區
236
人,南校區
23
人,北校區
33
人,東校區
0
人),留觀共
190
人(主校區
134
人,南校區
23
人,北校區
33
人,東校區
0
人)
張伯禮談此輪疫情!
近期,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便是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只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防疫措施,依舊可以得到控制。“希望大家堅定信心。”
此輪疫情能否“管得住”?
張伯禮認為,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躺平”,我國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是,目前階段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多點散發、局部規模暴發的本土疫情到底能否得到有效的管控?我國疫情防控經驗證明,靠有效的政府行政措施,以及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可以實現精準防控、動態清零的目標,即便出現疫情局部規模暴發的情況,也依舊可以很快將其控制住。
“因此,我相信即便是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依舊可防可控。大家要堅定信心。”張伯禮說。
為何此輪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人數多、比例高?
張伯禮表示,無癥狀感染者人數多、比例高是本輪疫情的明顯特點。他解釋,這一新特點的出現,首先與奧密克戎變異株自身特點有關,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力增強,但毒性相對減弱,臨床癥狀也會相對較輕,很多感染者感染后短時間內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
此外,張伯禮認為這與我國及時篩查、早期就發現感染者相關;也與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密切相關。他表示,疫情出現后各地均進行了大范圍篩查,因為發現較早,不少患者尚在感染初期,尚未出現感染癥狀。“另外,我國居民已經大規模進行了疫苗接種,人群的機體免疫力增強。”
新冠病例復陽是否還有傳染性?
張伯禮介紹,新冠病例少部分出現復陽,但卻不再具備傳染性,這點已經得到全球大多數專家的公認。截至目前,尚未發現復陽病例傳染他人的現象。他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治療過程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復陽率會進一步降低,目前天津等地采取的“治療和康復一體化”干預模式,對于減少復陽也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對疫情防控還有哪些建議?
“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增多,不能掉以輕心。”張伯禮表示,“西醫無癥狀,中醫有證候”,對于無癥狀感染者要積極重視,特別是年齡大、有基礎病、體質弱、肥胖、有不良生活嗜好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是雖無癥狀,但一樣有傳染性;二是今天無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兩三天就出現癥狀了。因此宜采用“先癥而治,截斷病勢”治療策略,根據中醫證候進行治療,可以促進核酸轉陰。
他表示,對于輕癥也不能忽視,關鍵在早期干預。新版方案指出將輕型患者集中隔離管理,是說輕癥可以不去醫院,可以去方艙或賓館隔離觀察。不去醫院可避免輕癥患者擠兌醫療資源,但并不是可以不治療,尤其對上述所說的高危人群,用中藥治療有確切的療效。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等防疫措施依舊需要堅持做好。”張伯禮強調,這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