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層黨委、黨總支:
為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論述,落實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課題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聚焦靶心、立德樹人,深化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轉發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關于開展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第二批)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現將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等十部門《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的有關要求,服務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和“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和質量提升。
二、項目內容
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分三個類別,包括思政教育教學內容資源、智慧平臺和文化平臺,具體內容如下:
(一)思政教育教學內容資源
1.思政課程及實踐教學資源。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數字化教輔及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提高思政課程鑄魂育人實效。
2.課程思政資源。聚焦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融合信息化技術,加強課程思政建設重點、難點、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思政教育視頻資源。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勞動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
4.大思政+影視特色課程資源。聚焦德智體美勞,圍繞四史教育、黨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創新、實習就業、校園生活等主題,增強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持續提升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思政教育教學智慧平臺
1.智慧學工“一站式”多功能模塊化綜合服務平臺。服務學生從迎新入校、在校學習生活到畢業離校的各階段,服務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一站式”綜合育人的數字化影視化新內容建設,形成立體化育人格局。
2.學工數據分析評價和狀態預警工具。通過數據采集、匯聚、治理,形成學生一張表,構建指標體系、進行數據分析等,實現在校學生的學業、安全、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狀態監測、預警。
3.學生心理健康大數據輔助工具。通過對學生心理健康監測、預警、篩查、科普、干預、咨詢,對學生校內行為數據進行采集,準確掌握學生動態,形成學生精準畫像,構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4.思政教學服務管理工具。建設聚焦思政理論課程,服務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數字化賦能思政教學教研改革創新和教學評價與管理,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三)思政教育大學生文化平臺
面向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創新開展思政教育,打造思政教育文化平臺,建設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高雅藝術、傳統文化的特色資源。通過學生文化交流移動端陣地建設,以長短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向學生提供高校優質影視頻資源、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交流空間,打通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歷史與現實、線上與線下,促進理念和信息的交流與分享,豐富學生生活,助力學生成長。
三、工作要求
(一)嚴格審核把關。各基層黨組織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履行好審核職責,確保申報內容真實可信。
(二)確保示范引領。項目要符合數字思政整體要求,具有示范意義,能夠起到引領和輻射作用,設計規劃要落實相關技術細節,有一定的工作基礎,有明確的項目規劃,契合實際需求,成果易于推廣。
(三)確保真實建設。各基層黨組織需按照申報內容真實開展項目建設,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開展的項目建設,需說明對原有工作的改進、升級和創新情況。
(四)加強工作統籌。項目需以相關校領導作為項目總負責人,整體負責項目的統籌、把關和協調工作;項目執行負責人原則上應具有教授職稱,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面有較高造詣,全面負責項目的申報、實施和后續聯系工作。
四、申報方式
各基層黨組織限報1個項目,請于2023年6月9日前將《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申報書》(附件)紙質版(一式一份)報送至主校區綜合管理中心425室,電子版材料發送到郵箱xcbsx@zzu.edu.cn,郵件標題請注明“單位名稱+數字思政精品項目申報書”。按相關文件要求,我校將擇優推薦上報。
聯系方式:趙老師 電話:67739509
附件: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第二批)申報書
中共鄭州大學委員會宣傳部
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