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四種類型,引起流感季節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
二、流感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三、得了流感會有哪些癥狀?
流感起病急,大多為自限性。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大多數無并發癥的流感患者癥狀可在3-7天緩解,咳嗽和體力恢復常需1-2周。肺炎是流感常見的并發癥,此外還有心臟損傷、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中耳炎、肝臟損害等。
四、得了流感,應該怎么治療?
一般患者在出現癥狀后,建議居家休息,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避免傳染。治療重點是緩解發燒、咳嗽等流感樣癥狀,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診。
5歲以下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現嚴重并發癥,應盡快就醫、盡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對流感病毒無效。
五、家中出現流感患者怎么辦?
1.建議患者居家休息。盡量單間居住,保持房間通風,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
2.患者需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和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3.密切觀察患者和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醫。患者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盡可能由相對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員照顧、接觸患者,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佩戴口罩。家庭成員,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應盡可能避免與流感患者密切接觸。
六、流感來襲,如何科學預防?
1.做好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預防流感傳播,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如必須接觸時應做好個人防護。若出現呼吸道癥狀,應居家休息,進行健康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家庭成員,如須接觸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減少疾病傳播。前往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居所清潔通風,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
3.加強集體單位健康監測。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加強校內晨午檢和全日觀察。出現流感樣病例時,患者應居家休息,減少疾病傳播。
4.如發生聚集性疫情,應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5.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季來臨前是接種的最佳時期。對于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孕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齡兒童等高風險人群,在流感疫苗可及的情況下盡快進行接種,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保護作用。
讓我們共同努力,預防流感,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