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開啟國家發展新篇章。鄭州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走在全國前列,樹立河南標桿,進入一流大學建設序列,成為部省合建高校,確立“三步走”發展戰略,高標準完成一流建設首個建設周期各項任務,進入全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階段。回首這十年,學校緊緊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在人才培養、師資建設、學科建設、科研創新、社會服務、開放辦學、大學治理等方面交出了一份非凡的答卷,度過了開拓、奮進、跨越的十年。接續奮斗啟新程,繼往開來書華章,現推出“鄭大這十年”專欄,邀請各單位圍繞本單位或主管領域話收獲、談未來,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實現新提升、開創新局面。
2018年:


1.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鄭州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常俊標教授和宋傳君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植物油菜素內酯等受體激酶的結構及功能研究”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附屬醫院劉章鎖教授任執行主編的《腎臟病科普叢書》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2018年2月7日,鄭州大學正商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在主校區舉行。由1979級校友張敬國先生創辦的正商集團向學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正商教育發展基金”,助力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

3.2018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座談會,部署啟動部省合建工作。會議強調,要通過部省合建這一新的機制和模式,在尚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學校等14所高校建設。

4.2018年3月3日,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與鄭州大學正式簽約。生命科學學院與戴桂馥教授團隊歷經十余年研發的治療肝纖維化創新藥物ADN-9專利轉讓與研究開發費用達5000萬元,實現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新突破。

5.2018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左其亭教授負責的水資源與水環境教師團隊入選其中。

6. 2018年6月5日至6日,鄭州大學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校黨委書記牛書成代表中共鄭州大學第二屆委員會,作了題為《堅定信心 勇擔使命 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的報告。

7.2018年6月18日,鄭州大學校史館正式開館。校黨委書記牛書成,老領導代表杜百廉、教師代表龐新廠、校友代表葛紀謙共同為校史館揭牌。學校舉辦以“榮耀鄭大 共建一流”為主題的“鄭州大學首屆校慶紀念日暨校友返校周”活動,并確定6月18日為鄭州大學校慶日。

8.2018年6月21日至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鄭州大學共同主辦的2018年“鄭大杯”歐亞荷球錦標賽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舉行。本次賽事由國際荷球聯合會、亞洲荷球聯合會、荷蘭皇家荷球協會作為指導單位,是我省高校舉辦的第一次世界性賽事。當年,由鄭州大學師生領銜的中國荷球隊先后獲2018年亞洲大洋洲荷球錦標賽亞軍,首屆“U21世界荷球錦標賽”第五名,“國際荷球挑戰賽”第五名的優異成績。

9.2018年8月,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深藍科技部”成功入選“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10.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支持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意見》,并提出“十三五”期間統籌整合40億元資金支持“雙一流”建設。

11.2018年10月15日,河南省委宣傳部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河南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和研究宣傳工作的重要舉措。
2019:

1.11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為鄭州大學師生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專題講座,客觀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對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全面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張軍還觀看了鄭州大學依法治校成果展,對學校依法治校和檢校合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2.2019年5月6日,鄭州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王凱甬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這是鄭大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人民日報》對“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進行了整版報道。

3.2019年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其中押加、花炮、民族式摔跤三個項目的比賽在鄭州大學主校區進行。學校做到零失誤、零差錯、零投訴,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賽事保障服務,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被省委、省政府集體記功并授予獎牌。

4.2019年9月20日,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鄭州大學承辦的中國物理學會2019年秋季學術會議在主校區召開。中國物理學會秋季學術會議是中國物理學界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品牌學術盛會。會議吸引來自國內外 56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 5509名物理學者參加,參會人數、接收投稿數以及參展單位均創該系列會議歷史新高。

5.10月12日至15日,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鄭州大學“萬創智造——全球領先的新一代超高精密超硬刀具制造商”項目榮獲金獎,入圍全國30強,實現了在該項賽事上國家金獎零的突破,創河南省高校最好成績。

6.2019年11月5日,科技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發文,以鄭州大學為依托單位的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投入運行,標志著學校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

7. 2019年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鄭州大學1980級校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

1.2020年11月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鄭州大學考察,聽取學校一流大學建設情況匯報,就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發展與院士、專家深入交流,鼓勵學校堅持創新,努力走在全國高校前列。李克強與同學們熱情交流,鼓勵大家潛心向學,刻苦鉆研。

2.2020年年初,在收到河南省衛健委關于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知后,鄭大醫護人員逆行出征馳援一線抗疫,先后派出5批次、192人馳援湖北,中央指導組發來感謝信,多個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家、省部表彰。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看望慰問一附院援鄂抗疫醫療隊,接見援疆核酸檢測醫療隊代表。

3.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鄭州大學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水污染治理團隊徐洪斌教授、買文寧教授、何爭光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的 “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 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2020年9月17日,學校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擔任組長的專家組認為,鄭州大學高標準全面完成一流大學周期建設各項任務。

5.2020年11月16日,科技部印發《關于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的函》,批復同意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并納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序列管理。學校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施工,克服困難、爭分奪秒,創造了“鄭大超算速度”,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6.2020年11月21日-2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鄭州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黃河迎賓館順利召開,是學校近年來主辦的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術會議之一。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河南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出席,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114位嘉賓,以及國內數百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謀發展。
2021年:

1.2021年,“鄭大制造”面窗搭載“神十二”“神十三”飛向太空。在這兩次任務中,航天員戴著由學校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新一代艙內服面窗及出艙服面窗,兩次在艙外作業時間均超6小時,經歷了長期太空環境下作業的考驗,也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從神舟七號開始,航天員使用的出艙宇航服頭盔面窗和相關塑料件都是由學校團隊所研制,為國家航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2.2021年6月1日,科技部、教育部聯合公布《第十一批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結果的通知》,鄭州大學大學科技園成功入選,學校國家級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3.2021年7月17日,由信息工程大學和鄭州大學牽頭組建的我省第一家省實驗室——嵩山實驗室正式揭牌運行。省委書記樓陽生為實驗室揭牌。這標志著我省重塑實驗室體系、搭建一流創新平臺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4.2021年8月,學校歷史學院考古團隊經過碳十四測年確認,河南滎陽官莊遺址鑄銅作坊在公元前640—550年開始出現制式化金屬貨幣的鑄造活動。這一數據首次提供了有關中國早期鑄幣遺址的絕對年代信息,也使官莊遺址成為世界范圍內已知最古老的鑄幣作坊遺址,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考古刊物《Antiquity》發表。“中國河南發現最古老鑄幣作坊”入選2021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和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5.2021年9月17日,鄭州大學、上海中能企業發展集團山西恒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長碳鏈及耐高溫尼龍生產技術”專利技術轉移合同簽訂儀式在主校區舉行。“長碳鏈及耐高溫尼龍生產技術”專利技術轉讓費4000萬元。

6.2021年10月19日,鄭州大學洛陽校區舉行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暨國家重點實驗室簽約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受聘洛陽校區校長、現代制造河南實驗室主任。

7.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備關鍵技術及工程化”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技術突破性解決了高性能ITO靶材制備全流程工序的關鍵技術與裝備“卡脖子”問題,填補了國內空白。該成果被列為近年來河南的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之一。

8.2021年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977級校友李杰教授入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9.2021年11月23日,省政協副主席、校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率隊赴三門峽考察調研,并與三門峽市政府簽訂《共建關鍵金屬河南實驗室框架協議》。

10.2021年11月,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成為河南省首個ESI前千分之一學科。

11.2021年12月7日,央視科教頻道播出了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閃亮的名字——2021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發布儀式》,鄭州大學哲學學院輔導員胡波入選其中,榮獲2021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榮譽稱號,實現了河南省高校輔導員該榮譽“零的突破”。

12.2021年12月15日,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五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鄭州開幕。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鄭州大學等單位聯合承辦。海內外材料領域39位院士、眾多專家學者和嘉賓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圍繞材料基因工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進行深入研討。省委書記樓陽生,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院士在開幕式致辭,省長王凱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13.2021年12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共有200支教師團隊。其中,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何季麟院士負責的關鍵金屬與先進靶材料教師團隊成功入選,這也是學校第二支“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2年:

1.2022年2月9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鄭州大學及學校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三個學科入選其中。

2.2022年3月17日,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項目開工儀式在鄭州市舉行,這是我省謀劃建設的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標志著我省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并講話,省長王凱出席。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介紹了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項目建設情況及發展構想。

3.2022年3月22日,作為我省一流創新平臺建設的“第二梯隊”,3家省實驗室、15家省產業研究院、13家中試基地集體揭牌。鄭州大學牽頭建設了其中3家省實驗室,分別為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龍門實驗室、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

4.2022年3月,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公布了新當選的會士(Fellow)名單。鄭州大學王梅云教授因在“開發和拓展多模態醫學影像技術在疾病精準診療中的價值”方面作出杰出貢獻而當選,這是國內放射學界首位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的專家學者,也是今年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的臨床醫學專家。

5.2022年7月25日,由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作為發明人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獲批上市。阿茲夫定是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具有全球專利的1.1類治療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特效藥,該藥于8月2日正式投產,并被列為近年來河南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之首。

6.2022年9月,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2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周榮方老師獲評全國最美教師。

7.2022年9月24日,第五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開幕式在中原龍子湖學術交流中心舉行。開幕式上,省委書記樓陽生為“河南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首席科學家”代表頒發聘書。鄭州大學多名院士入選,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李蓬,中國工程院院士、龍門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學科首席教授樊會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學科首席教授何季麟,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學科首席教授張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