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鄭州大學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鄭州大學英美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全國理事會暨“全球史中的外國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線召開。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韓國河出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5位專家學者,全國3000余名高校師生線上參與了論壇開幕式和學術研討活動。
韓國河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對主辦單位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以及各位專家的參會表示衷心的感謝。他高度贊揚了本次會議主題的時代意義,充分肯定了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和鄭州大學英美文學研究中心為會議召開所做的各項工作,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眾議、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程巍先后致辭。他們從全球認知和文化自信的角度深刻闡釋出本屆研討會的主題與內涵,指出在外國研究的道路上不能盲目自卑自信,需在中英文互鑒和睿智的思辨意識指導下,深化和推動全球史視野下的外國文學研究。
北京大學的申丹、廈門大學的陸建德、南京大學的楊金才、浙江工商大學的蔣承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聶珍釗、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鄭體武、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吳曉都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彭青龍等八位專家學者先后作主旨發言,聚焦理論闡釋、文本分析、學科內涵、研究范式和時代命題,發言內容豐富,視角新穎,思想深刻。主旨發言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秦海鷹教授與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蔣洪新主持。大會還設有五個平行分論壇,與會學者充分展示了學術前沿成果,進行了深度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
本屆大會開辟了外國文學研究新局面,深化了文本研究和理論闡釋,有助于突破單一民族和國家文獻研究的既有框架,促進文學知識、文學教育和審美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和流動,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深化和推動中國外國文學研究走出去、主動服務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及開辟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新局面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