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2024年09月22日08版
健康新燈塔“豫”見新未來
——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紀實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東院區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設立全省首個院士門診
華小亞 何劍爍
9月22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東院區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正式啟用。
從破土動工到正式啟用,這一新地標的建成凝聚了多方心血與智慧。它不僅預示著河南婦幼健康事業開啟了新篇章,也標志著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迎來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著力解決患者異地就醫、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河南已獲批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位列其中。
2022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案要點》,批準了河南省申報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依托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院區建設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計劃在3至5年內,通過管理、技術、品牌的全面對接,提升河南本地婦產科診療水平,實現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同質化發展。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家庭將不必再跨省奔波就醫,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隨著東院區的啟用,河南婦幼人將一如既往,傾情以赴,如燈塔般守護每一個生命,照亮中原健康新未來。
東院區芳容初綻婦產醫療新地標正式亮相
“太好了,東區居民生娃方便了!”“環境優美,期待已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上海專家的醫療服務!”……在此前該院“官宣”的文章留言區,充滿了大家對新院區的熱切期盼。
鄭大三附院東院區,作為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的依托單位,位于鄭開大道以南,廣成街以西,淳澤路以北,樂都街以東,地處鄭開大道南側、鄭開大道城市功能拓展軸中部,周邊環境優美,交通便捷。
步入東院區,“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的標識清晰可見,綠蔭四周環繞,溫馨幸福的氛圍撲面而來。軟萌的卡通吉祥物“天天”、炫酷的“太空人”、漂亮的“彩虹”、可愛的搖搖椅等設施隨處可見,為這座現代化婦幼醫院增添了親切感。
走進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高挑的穹頂下,自然光透過玻璃傾瀉而下,立面造型簡潔明快、美觀大方,與整體醫療環境相協調,讓人一進來就感受到舒適和安心。
東院區占地面積168畝,一期開放的有門診樓和病房樓,計劃開放床位450張,涵蓋了婦科、產科、乳腺甲狀腺外科、康復醫學科、新生兒科、兒科、外科等多個病區。
回顧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的建設歷程,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婦女健康需求大。相關資料顯示,河南婦產科相關疾病發病率高、患病率高、危害大、影響廣,跨省異地就醫病人多,婦產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因此,建設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引進國家級優質醫療資源迫在眉睫。
2022年,鄭大三附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攜手合作,爭創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
2022年10月18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被列為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
2023年5月2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正式簽約,依托鄭大三附院合作共建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
這是一次跨越900多公里的雙向奔赴,也是中原人民翹首以待的大喜事。鄭大三附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趙鑫介紹,項目建設著力圍繞河南省婦產科等學科,發揮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在醫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及醫院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提高醫療科研水平與臨床轉化能力。
鄭大三附院計劃用3至5年的努力,通過管理、技術和品牌“三個平移”,實現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同質化發展,全面提升河南省婦產科疾病整體診療水平,著力建設以婦產科為核心,生殖醫學、產前診斷等多學科協同發展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顯著提升中原地區婦女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質量。
東院區的落成,標志著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在服務能力與輻射范圍上實現了雙重飛躍。更令人振奮的是,二期項目也已獲得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建設內容涵蓋了生殖醫療、實驗研究、直線加速器等核心業務區域以及綜合保障設施,預示著東院區醫療功能全面升級與完善。
院士智慧云端聯動“家門口”名醫解疑難
早在東院區開診前,雙方醫院已開始進行實質性合作。
2023年3月17日,鄭大三附院積極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黃荷鳳院士團隊對接,建立5G賦能智慧網絡遠程會診平臺,實現了與院士團隊的遠程會診,幫助多位疑難患者揪出了病因,駐馬店的江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5年來,江女士三次懷孕,卻都因為胎兒發育異常不得不終止妊娠。為了尋找答案,她和家人踏進了多家醫院的大門,進行了多次遺傳學檢測,但始終沒能找到原因。直到去年3月,她的命運迎來轉折點。
通過鄭大三附院的云會診平臺,黃荷鳳院士團隊對她進行遠程會診。院士團隊沒有忽視任何一處細節,仔細追溯了江女士以往的全外顯子測序原始數據,每一個位點都被重新審視,每一個可能都被認真探討。
經過深入的分析與解讀,院士團隊終于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并給出了權威而專業的指導方案。不久之后,江女士成功懷孕,且妊娠過程異常順利。最終,江女士誕下一名健康可愛的寶寶。
院士團隊遠程會診運行一段時間后,線下門診也隨之啟動。2023年6月10日,黃荷鳳院士門診正式開診,這是河南省首個院士門診。頂尖醫療專家的智慧與經驗直接服務于臨床一線,從而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與普及。
來自南陽的李女士,在備孕路上辛苦輾轉多年。她因宮腔粘連反復經歷了十余次手術,試管助孕移植多次未孕。心有不甘的她聽說鄭大三附院開設了院士門診,立馬進行預約就診。
黃荷鳳院士詳細詢問李女士的病史,仔細查閱歷次手術記錄和檢查報告。經過深入分析,黃荷鳳院士提出個性化的胚胎移植方案,并強調試管前預處理的重要性,力求為她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幫助。
李女士按照黃荷鳳院士的建議開始了積極治療,而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團隊也全程陪伴在她身邊,緊密隨訪她的診療情況,共同為患者的“好孕之旅”保駕護航。
“謝謝,是你們讓我重新看到了希望。”李女士感激地說,當時她原本想著去上海看病,沒想到院士來到了“家門口”,既省時間又省錢,讓她方便了不少。
自院士門診線下開診以來,省內外生殖疑難患者預約熱情高漲。迄今為止,已有500多位來自省內外的患者通過線上、線下途徑進行預約咨詢。
“家門口的院士門診是真方便”“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國家級醫療服務”“院士團隊超專業,病情分析很透徹”……院士門診的設立,收獲了廣大患者的贊譽。同時,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派專人負責院士門診預約事宜及預約患者既往病史整理,每次會診該院醫務人員均踴躍參與,對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及前沿領域知識的更新均有重要意義。
截至2024年8月,黃荷鳳院士團隊專家每月定期開診,面診患者342人,病種包括遺傳咨詢、復發性流產、反復種植失敗等。
“家門口”就有名醫,疑難雜癥不用跑遠門。院士門診及其成效,是推進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一大步,有利于打破地域限制,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的目標。未來,隨著中心建設持續推進,“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婦產科團隊的診療服務,在河南將成為常態。
頂級專家坐鎮指導多項技術取得新突破
如今,在鄭大三附院預約掛號界面,多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專家大咖赫然在列,患者在鄭州就能約到上海“專家號”。
上海這些頂級專家,為鄭大三附院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多項新技術和新項目的開展,為患者送去了福音。
例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盆底重建專家陳義松教授、李珺瑋博士,先后來鄭大三附院開展臨床工作,并多次進行專題講座。不僅如此,他們還與鄭大三附院的醫生們一起站上手術臺,指導并參與了經自然腔道的盆底重建手術。這無疑是一次生動的手術示教課,為手術團隊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
鄭大三附院盆底重建病區以此為契機,前后多次派遣中堅力量至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進修學習,多次舉行線上會診,邀請專家指導臨床工作。
“折磨了我這么多年的病,真的連個疤都沒留,就做手術治好了。咱這醫院技術就是好,我回去要跟老家的姊妹們都介紹介紹……”近日,在鄭大三附院婦科三病區主任李蕾的診室,一位老人激動地握著李主任的手說。
這位老人是一位重度子宮脫垂的患者。子宮脫垂屬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全國約9.6%的成年女性都有這一疾病的相關癥狀,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
老人患病長達幾十年,年輕時還可以用手協助把脫垂子宮納回去緩解不適,隨著時間推移,病情越來越重,來就診時甚至穿著自制的月經帶來承托子宮,而且因為摩擦伴隨有分泌物增多、出血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經過詳細評估,老人接受了經陰道子宮切除術+經陰道單孔腹腔鏡下陰道殘端骶骨固定術。
經陰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的成功引進,是鄭大三附院扎實推進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又一碩果。這是一種比較創新的手術方式,術后患者腹部無手術瘢痕,疼痛感較輕、康復快。
目前,該科室已在專家指導協助下完成經陰道單孔腹腔鏡高位骶韌帶懸吊術30余例、經陰道單孔腹腔鏡骶骨固定術10余例,患者短期隨訪效果好。
這樣的故事,在鄭大三附院并非個例,自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開展以來,這就是醫院日常工作的縮影。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通過專家指導、遠程醫療和國內外進修等多種途徑,針對河南省婦產科相關疾病有序引進并開展45項先進診療技術,派駐學術主任進行深入對接,常駐重點發展科室。
“已經有100多位上海專家來我院坐診,在門診、手術、查房、教學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指導,解決了婦科、產科、生殖等領域疑難病癥,有效減少了患者跨省就醫,減輕了醫療負擔。”鄭大三附院院長王新軍表示,專家們通過常態化的技術指導,能促進河南省婦幼健康服務水平的迅速提升。
在雙方醫院的合作下,鄭大三附院門急診病人中疑難病人占比明顯提高,收治的疑難重癥病種已經達到了98種;2022-2024年婦產相關專業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5項,從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引進9項,經自評,填補國內空白及省內空白技術28項。
豫滬攜手同心共筑中原婦產新高地
鄭大三附院,始建于1986年,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作為醫院的支柱專業,見證了無數家庭的歡笑與淚水,是承載著萬千家庭幸福與希望的生命港灣。
自2023年5月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正式簽約以來,鄭大三附院更是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在人才、科研、管理、醫療等方面的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
人才的雙向流動,為醫院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自2023年7月21日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常態化持續選派各學科專家進駐鄭大三附院長期開展日常診療、教學查房、手術示教、學術交流等工作,通過建立兩院多學科聯合會診(MDT)、遠程會診制度及流程,推進區域中心緊密合作。近三年來,鄭大三附院累計選派婦科、產科、生殖醫學科、乳腺甲狀腺外科等17名骨干前往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進修學習。
科研是推動醫療進步的重要引擎。依托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鄭大三附院設立了500萬元年度專項資金,支持科研轉化及早診平臺建設,并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建立了科研雙署名機制。此外,醫院還積極融入由黃荷鳳院士牽頭的國家出生缺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共同申報重大項目并聯合發表科研論文。
借力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鄭大三附院專科管理更加精細化。新開設婦科腫瘤遺傳咨詢門診,產科、醫學遺傳與產前診斷科均開設專病門診,生殖醫學科建立遺傳與生殖聯合門診,創建豫滬攜手診療的多學科聯合會診(MDT)模式。
對于一家三甲醫院而言,強大而成熟的專科建設,不僅是實力與聲譽的重要標志,更是推動其持續發展、滿足患者多元化需求的關鍵所在。2023年,鄭大三附院婦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實現零的突破,婦產科、兒科、康復醫學科獲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23年獲批6項,2024年獲批8項。
各項建設齊頭并進,醫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23年,鄭大三附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復審;全國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等級為A++,全國范圍內排第18位;2023年該院上榜艾力彼2022屆婦產、兒童醫院全國18強,華中地區第1名。
作為輸出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充分發揮在醫教研管各方面優勢,與鄭大三附院緊密互動。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姜樺表示:“醫院認真落實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要求,積極履行作為輸出醫院的責任,將優勢資源不斷輸送到鄭大三附院,支持加快推進項目醫院高質量穩定運營,為中原婦女兒童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保障,為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著此次鄭大三附院東院區的啟用,雙方將繼續在引人才、引技術、引平臺、引管理等方面加強合作共享,全面提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河南醫院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管理能力,切實造福廣大百姓。
“下一步,我們會持續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通力合作,提高本地醫療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為中原人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趙鑫表示,醫院將積極融入河南的發展大局當中,提升發展動力,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化方面作出應有貢獻,努力打造中國婦產醫療領域高地,為健康中國、健康河南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媒體鏈接: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5/html5/2024-09/22/content_17_1693129.htm#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